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10-19 10:02:34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桓景避灾
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古时候,汝南县有个叫桓景的人,跟随费长房游学多年。一日,长房对恒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里要有大的灾难,应该马上回家,让家里每个人都做一个绛色袋子,里面装上茱萸,把袋子系在胳膊上,然后登高、饮菊花酒,就可逢凶化吉。”桓景按长房的话去做,带领全家人佩茱萸登山饮菊花酒。晚上回家,见鸡、狗、牛、羊全部暴死。长房听后说:“这是由这些家畜代灾了。”东汉年间,这个故事传开,从此,每逢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为取吉利和避灾消祸、长寿不老,都竞相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逐渐成为重阳节的风俗,沿习至今。
吃重阳糕的传说
重阳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篡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据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另一种传说则流传于陕西附近。传说明朝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八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此喜讯送到武功,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这时他才打发报子,给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回程作干粮。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进入下页查看“重阳节习俗”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