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心理 > 中考心理 > 正文

小初衔接期是孩子人生的"紧要处"

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11-03 13:24:00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近日,某热线接到了不少小升初家长的电话,他们诉说着这样的困扰: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转换?

  讲述 没作业的暑假孩子玩疯了

  过了这个暑假,乐乐就要升初一了。放假以来的这些日子,乐乐可真的是“乐疯了”。妈妈何女士说,这个暑假没有作业,乐乐看电视、打游戏,玩得不亦乐乎,但妈妈看着乐乐无忧无虑的轻松面孔,开始顾虑重重:这个彻底放松的假期之后,孩子该怎样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这个特殊的暑假,除了让孩子得到休息之外,还该让孩子做些什么?

  评点 小初衔接是孩子“紧要处”

  厦门湖滨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吕丽芳老师认为,初一,是小初衔接期,是孩子人生的“紧要处”,能否顺利度过,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初一学生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由不自觉向自觉过渡的时期,升入高一级学校,处在新的环境中,接触新的老师、同学,孩子都有不少美好的愿望,这时,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好的开始很重要。

  因此,在这个暑假,除了让孩子得到放松以外,还要帮助孩子做好走进中学大门的各方面的准备。如果衔接工作做得好,可能会给孩子学习、生活带来新转机,反之,孩子不能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小学“优良”的孩子,初中挂“红灯”的也大有人在。

  吕丽芳老师强调,小初衔接要有步骤、有计划,学校、家庭、学生三管齐下。比如,湖滨中学新生报到日,就将以别开生面的迎新生大会,图文并茂的校容校貌、校风校训、校史校绩介绍,消除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增加对新学校的认同感;以年轻教师的特殊才艺表演引出介绍新初一的老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和信任感。

  吕丽芳老师介绍,暑假学校可以为孩子小初衔接做一系列铺垫。如由小学和初中老师共同出卷举行入学考,既考查小学的知识点,以此来了解新生的小学知识水平,有些题目又借小学的知识考查初中要求的某些能力,在入学考试卷上使知识能力的衔接初露端倪,引导学生、家长的关注点和认识度。又如,新生返校日,班级建制初成,班主任、科任、班委就开始运转。科任老师分发科目学习常规及预习要求,布置半弹性、分层次的暑假作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班主任尽快进行家访,关注所有学生,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状况,为开学工作做好铺垫,而作为家长,要配合学校工作,充分利用暑假,从心理、学习上为孩子做好小初衔接”。

  心理适应:由熟悉到陌生,新的环境产生新的心理问题。

  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大部分初一新生都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尤其是一些心理素质差的、新环境适应能力差的、过去在学校经常受老师批评的、部分过分追求完美的优秀生,往往是“开学恐惧症”的易发群体。这些学生会表现出“恋旧”、“对抗”、“消极”等不良情绪,比如我们会听到这类话:“还是我们的小学老师好,我们小学比这漂亮多了。”“中学老师太凶,他(她)看我不顺眼,我就偏不理他。”“这个班级,没人理我,小学同学多好啊。”“算了,进了这所学校,我算是没指望了,就瞎混吧。”

  对于这些牢骚,老师、家长都不能忽视,老师要尽早让新生认识、了解学校的美好之处,尽快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尽早让学生之间有沟通交流;而家长首先不能附和孩子的牢骚,尤其是那些没能上心仪的学校的孩子,家长要引导孩子去感受、发现新环境的优点,引导孩子相信新的老师,友善对待新同学,及时了解孩子的困扰,尽早与班主任沟通、交流,鼓励孩子在新环境中展示自己优势,教会孩子与新同学沟通技巧,甚至为孩子创造交流的机会。

  学习适应:教与学都发生质的变化,习惯养成,方法指导是成败关键。

  1、小学从单科到全科,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发生质的变化。

  小学主科只有两三门,中学一下子增加到八九门,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求也和小学不同。首先是学习内容增加了,学习难度也提高了;其次是,不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综合能力的培养。

  2、从“保姆”到“教官”,教学方式、策略“去精取粗”。

  小学教师是保姆式教学,一字一句地教,耐心细致地等,一个都不能少,一步一回头,教学节奏慢,小学阶段的教学往往让学生用较多的时间进行新知的探究,用多种方法尝试解决,然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进行练习,一来二去一节课已经去了大半;初中教师讲得粗,侧重点强,一例一练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自己掌握,教学节奏快,后进的学生很难跟上。

  小学的课堂往往是热热闹闹小手如林,独立思考的时间比较少,而初中的课堂教学相对安静,独立思考的时间增多,尤其是课堂上学生要有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的本事,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要同时参与活动,因此听课难度也增加许多。

  3、从依赖到自主,学习方法不再被动。

  小学课程相对较少,课堂教学时间相对宽裕,因此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学习的依赖性强,不注意总结学习方法,缺乏独立钻研的习惯。因此,即使不定计划、不预习、不做总结反思,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多聪明的孩子都能轻松得“优”。而中学学习科目增多,学习难度加大,老师不再紧盯紧跟,如果不改变学习方法,会很快就掉队。

  4、从亲切到严厉,教学风格发生变化。

  小学和初中的教育教学基本理念有些差别。小学没有升学压力,完全放心地研究、探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努力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中学受升学率的影响,加上学生由小学到中学是人的两个阶段身心发育的一个转折期,对学生学习管理的社会化程度陡然提高。小学老师课堂语言亲切有加,鼓励性的话语较多,而中学老师的话语少了呵护,有时甚至比较严厉。小学老师更多的是理解、包容、期待,中学老师更要求规则、自律、严格,这二者之间的过渡,需要初中老师、学生、家长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5、从兴趣到“乏味”,学习积极性出现差异。

  初中老师有时会听到家长的抱怨:“我的小孩到初中怎么变得不爱读书了。”初一学生出现学习兴趣的降低,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小学生大多随兴而读,内容简单又有趣,也较易有成就感,所以学习兴趣较浓、积极性较高。而中学科目繁多、知识技能性较强,要获得成就感较小学艰难得多,教师的关注、反馈不及小学及时,学生的受挫感、无助感、无趣感一旦产生,学习积极性必然下降。

  建议 衔接从学习和心理上入手

  针对上述小初差异,吕丽芳老师提醒家长要从以下方面帮助孩子做好过渡: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小学教育衔接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习惯的衔接,小学虽然也注重习惯的养成,但在具体学科的习惯养成上还需做努力。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要遵循“扶―导―放”的步骤,如暑假适当的作业布置就是一个“扶”的过程。

  首先,要养成预习的习惯。每一个学科都有不同的预习要求,与小学有较大不同。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作好充分的预习工作,能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通过明确的要求,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并通过暑假预习工作,为开学初教学作好铺垫,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要养成学前制订计划,学后总结反思的习惯。要求孩子安排好各科的写作业时间,要填写时间表,严格按照计划来写作业,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孩子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暑假作业可要求学生设置难题本,把暑假中遇到的难题抄写在专门的本子上,并自己寻求解决的方法、途径。

  此外,还要让孩子养成听课做好笔记的习惯。初中课堂上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要同时参与活动,要有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的本事,因此做好笔记就需有一定的训练来铺垫。如暑假作业建议学生设置专门的笔记本,选择自己喜爱的电视(广播)的人文类节目,边看、边听、边拿笔做记录,训练做笔记的能力。

  最后还应养成经常阅读、开口朗读的习惯。初中更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文科一定要扩大课外阅读量,如暑假作业可为孩子开列阅读数目,并分层次提出阅读要求,让孩子自主选择,写好阅读计划和做适量的阅读笔记。设置尽量有趣、有益衔接初一教材的作业,要求孩子开口朗读,并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录下来,开学初年段、班级会提供展示平台。

  在“扶”的阶段,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这是衔接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2、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首先,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学习目标,为目标而努力自然就有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可以教会孩子树立大目标,在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把诸多目标形成计划,达成每一个,就要给予赞赏和鼓励,这个行动,可以从暑假就开始。其次,布置给孩子的学习任务要尽量改变生硬面孔,分解层次,让不同的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作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家长都要在观念上为孩子灌输独立意识,加强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和教师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一分勤劳一分收获。尤其是家长要注意从生活上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要意识到孩子已是初中学生,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少干涉包办,多了解帮扶,为初中学习做好铺垫。

  在暑假中,家长还是可以做些工作,既使孩子的暑假不至于荒废,也能帮助孩子走好初中生涯的第一步。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