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报考 > 教育动态 > 正文

热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来源:网络 作者:匿名 2009-10-16 13:29:29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师生后发表讲话时提到的。培养杰出人才,创新能力是核心。针对这一教育焦点话题,昨日“2009年天津市高中校长论坛”在即将迎来105年华诞的南开中学隆重举行,南开中学、实验中学等全市近百所高中校长齐聚一堂,围绕“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这一主题展开了积极探讨。许多校长不约而同地指出,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革中学教育“应试化”评价制度、“灌输式”教育方式以及“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问题】

  应试教育存在“读死书、死读书”

  “现行应试教育模式存在严重缺陷。”许多校长指出,虽然我们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但在某种意义上讲,多年的应试教育模式依然盛行,存在着严重缺陷。

  缺陷一评价体系是静态的应试指标。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评价考核采取规范性评价方式,通过标准性、规范性的试卷来考核评价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教师和学生,从而抹杀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

  缺陷二教育方式采取灌输式。教师整堂课讲解,学生一字不落地速记。这种上课方式缺乏信息反馈和民主气氛,灌输有余,启发不足。

  缺陷三学习方式以记忆为主,读死书,死读书,复制有余,创新不够。同时,青少年在参加工作前基本上是在校园内度过,没有涉足社会,学习和实践从根本上脱节。这种教育模式,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使我们的学生既缺乏创造性的培养,又缺乏一种与人合作的精神。

  【现状】

  只会考试、缺乏兴趣、懒得思考

  “我们训练出的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大赛屡屡获奖,所向披靡,可为何我们迟迟与诺贝尔奖无缘?”天津市一百中学校长杨宝祥指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在探索未知世界时,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需要常人没有的创新能力。这一事实足以使我们认识到,当前培养基础教育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在论坛上,校长们纷纷指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心理“积淀”,使中国孩子从小就被教育在家要听家长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单位要听领导的话。于是,服从、听话,就成了他们做人的基本准则,缺乏一种创造性的内在冲动,缺乏一种大胆质疑的批判思维,具体表现为“只会考试、缺乏兴趣、懒得思考”。

  如今的青少年,几乎将所有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课本知识上,完全成了“为了考试而学习”,忽略了自己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他们只会考试,创新意识相当淡薄,更谈不上创新欲望了。现在的学生对创新感兴趣的不多,更缺乏创新所需要的深度和广度,这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此外,长期的灌输式教育,使不少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只习惯一味接受。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