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历史 > 中国历史

中考报考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外交成就与科技

专题十八外交成就与科技 【时代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外交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1.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专题十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时代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方面成就斐然。 1.民族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专题十六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时代特征】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1.决策 特色 :十一届三中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专题十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时代特征】 1953-1976年,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了严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主题十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时代特征】 1949年10月至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 1.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巩固:(1)政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解放战争和近代经济

专题十三 解放战争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时代特征】 1.解放战争 自1945年8月重庆谈判开始,到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进行了艰苦斗争,推翻了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专题十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时代特征】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1.野蛮侵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专题十一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时代特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两党经历了首次合作与分裂。 1.国共合作:1924年至192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促使革命高潮的到来,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专题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时代特征】 20世纪一二十年代,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在这些事件中,透着与以往救国运动不同的气息,新时代的曙光到来了。 1.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专题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代特征】 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革命的手段,推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专题八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时代特征】 近代化早期探索:19世纪60到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在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制度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专题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代特征】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列强侵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大炮打开国门。《南京条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明清时期

专题六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1.巩固: (1)君权强化:明清时期,封建专制集权统治进一步强化,显示出封建制度的没落和统治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辽宋夏金元时期

专题五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从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民族关系发展: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与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但以和为主。元朝时回族形成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隋唐时期

专题四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时代特征】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隋唐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既是对秦汉的继承,也是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表现。 1.繁荣表现 (1)工具革新,经济繁荣 ①交通运输:隋朝大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专题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核心考点】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矗赤壁之战中刘备、孙权联军以少胜多打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专题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时代特征】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

2025-03-31   

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总结:人类的活动及早期国家的产生

专题一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及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时代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出现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的历史。 1.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经历了远古时代、农耕时代和传说时代。 【核心考点】

2025-03-31   

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影响

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①是清朝政治需要: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成为统治阶级必然引起汉民族人民的反对,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威胁统治为防范中外结成反清联盟;②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特点

2025-03-14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启示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启示: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

2025-03-14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主流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 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主流的认识: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待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编辑推荐: 中考各科目重点知识汇总 中考资讯、中考

2025-03-14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古代对外关系频繁的原因、表现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 古代对外关系频繁的原因、表现及影响:①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通发达;实行开明的外交政策。②表现:政治军事外交往来;经济贸易往来;科技文化交流。③影响:增进了中

2025-03-14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一是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二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三是通过宗教人士实现;四是通过战争。 编辑推荐: 中考各科目重点知

2025-03-14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特点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 特点: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以官方贸易为主;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我国古代的对

2025-03-13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目的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 目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形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上互补互利;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根本

2025-03-13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内容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 内容:反对外来侵略、援助邻邦国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政府使节互访、对外政策等。 编辑推荐: 中考各科目重点知识汇总 中考资讯、中考政策、考前准备、中考预测、录取分

2025-03-13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条件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 条件:政治基础(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对外交通+对外政策;中国古代先进的经济、科技文化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础;政府的对外政策,政局的稳定和交通的发展,以及交通工

2025-03-13   

中国古代外交史知识归纳:外来文化的内引

外来文化的内引(西学东渐、外物内引) (1)农作物品种: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2)生产技术:唐朝时,波斯的织锦法、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

2025-03-13   

中国古代外交史知识归纳: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

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①原因: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是最为突出的成就,对外贸易空前兴

2025-03-13   

中国古代外交史知识归纳: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

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①原因: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唐朝有很高的国际声望;隋唐对外交通发达,西北陆路和东南海路同时并举;统治者实现开明、兼容的文化政

2025-03-13   

中国古代外交史知识归纳: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①原因: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社会制度先进,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正式开通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外经济

2025-03-13   

中国古代外交史知识归纳: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的关系

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的关系 秦汉时期: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铁器、丝绸以及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隋唐时期:唐朝对外往来密切,隋朝和波

2025-03-13   

中国古代外交史知识归纳: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关系

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关系 秦汉时期:东汉时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166年大秦王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隋唐时期: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者往还,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唐朝的丝绸

2025-03-13   

中国古代外交史知识归纳: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目的:弘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寻找建文帝。 条件:国力强大,造船业发达,天文地理知识进步,罗盘针使用等。 过程:1405年至1433年,先后7次,访问亚非30多个

2025-03-13   

中国古代外交史知识归纳: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开辟:汉武帝以后 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广州等)一印度支那半岛一马六甲海峡一孟加拉沿岸一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加强了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编辑推荐:

2025-03-13   

中国古代外交史知识归纳: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开辟条件:张骞通西域 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基础;西域都护设立 有效地保护了商旅往来;甘英出使大秦 进一步了解西行路线;汉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 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路线:长安一河西走廊一

2025-03-13   

儿童故事小学试题中学题库初中库高中库知识点中小学图书字典大全词典大全成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