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语文 > 基知辅导

初中五大学科

2022年初中语文议论文的三要素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1、论点 论点的特点: ①正确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2022-09-18

2022年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对偶

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 对对子 ,也称 对仗 。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

2022-09-18

2022年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夸张

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校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a

2022-09-18

2022年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借代

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

2022-09-18

2022年初中语文修辞手法比拟

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 人化 ,或人 物化 ,或甲物 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 人 或 物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

2022-09-18

2022年初中语文修辞手法比喻

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 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

2022-09-18

2022年初中语文段意的归纳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 回答清楚

2022-09-18

2022年初中语文修辞手法的作用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

2022-09-18

2022年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

2022-09-18

2022年初中语文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

2022-09-18

2022年初中语文感悟说明语言

感悟说明语言。 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更、也许、常常、在当时、绝大部分、主要、几乎 )能否删除或替换,为什么? 语言准确类答题方法: 1、 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

2022-09-18

2022年初中语文掌握说明方法

掌握说明方法。 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点)。 1、分类别:把 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 ,突出了 既增强了说服

2022-09-18

2022年初中语文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 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 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 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 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

2022-09-18

2022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一句话评书

1、《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2、《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3、《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 李约瑟) 4、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5、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2022-08-26

2022年初中语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思路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

2022-08-26

中考 > 初中语文 > 基知辅导
儿童故事小学试题中学题库初中库高中库知识点中小学图书字典大全词典大全成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