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5、时间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①文章的
2016-06-15
1、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3、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反衬(先言他物,反写本物); 4、描
2016-06-08
一、掌握说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点)。 1分类别:把 分别加以说明,显得条理清楚 2引用:引用 ,突出了 既增强了说服
2016-06-08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
2016-06-08
一、重要作家作品 先秦时期 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 风 雅 颂 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谣。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 赋
2015-12-18
一、作品串联法 1、汤显祖精心打造了《牡丹亭》,倾情上演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只好在一旁大叫《窦娥冤》。 2、《骆驼祥子》家中《四世同堂》,于《春华秋实》之际来到《龙须沟》的一个《茶馆》前,看见《女
2015-12-18
初一语文必知文学常识(七年级上) 大家都知道,语文的文学常识是很重要的,几乎每一道题目都有涉及到文学常识。但初中的文学常识比较多,也比较散乱,下面这些你不得不知的文学常识,会帮助你更好地复习。 七年级
2015-12-07
通常情况下,考试卷上的分数是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事,以分数论英雄,至于学习动力是啥,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或者情绪问题的产生却经常被忽略掉,然而这些因素往往却是决定学生学习能力、人格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因
2015-12-07
七年级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朝花夕拾》鲁迅:见七年级上21课《风筝》 2《爸爸的花儿落了》 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苗栗人。台湾作家,代表作有:广播剧集:《薇薇的日记
2015-12-07
例析:名著阅读。 (1)凭借你阅读《格列佛游记》的体验,从下列地名中选出格列佛没游历过的一项( ) A.小人国 B.车迟国 C.大人国 D.慧骃国 (2)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请从下列提示中任
2015-04-15
冒号 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它表示较大的停顿。 提示下文: (一)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下边,有引起收信人、听众注意的意思。 (二)有在 某某说 后面,表示后面是引用的话。 (三)用在提示性的
2015-04-15
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下面朽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初中标点符号知识点:分号,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3:分号 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
2015-04-15
各位同学,大家应该为学习中有哪些知识点而困惑吧,朽为大家准备了初中语文病句知识点:常见语病 种属关系并列,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复习。 种属关系并列 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不得并列,如: ⑾他经常去图书馆查阅工具
2015-04-15
交叉关系并列 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也不得并列,如: ⑿这所学校里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老教师和女教师只占少数。 这个句子中的 中青年教师 和 老教师 中包含有 女教师 ,女教师中也包含有 中青年教师 和 老教师 ,
2015-04-15
语文从其学习语言、练习写作的功用来说,学习写作是其不可偏废的一大任务。近年来,随着对语言写作技能的完善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独的语言仿写训练也日益从各类语文试卷中涌现出来。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依
201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