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 文言文中有些比喻、借代用法不便直译,若直译,意义会发生变化,这就必须借助意译,将其准确译出。 ①而敬恒躬行,与相鼎足,顾未有知之者。 此句中 鼎足 为比喻说法,若直译为 鼎的脚 肯定不合语意,应译为
2025-03-29
通假字 文言文中时常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固定格式等,翻译时应仔细辨别。 ①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 此句中 见 是通假字,通 现 ,译为
2025-03-29
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翻译时应根据其具体语境在现代汉语中寻找恰当的词语置换。 ①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此句中 名 在古代汉语中有 名字,名称 命名,取名 名号,名分 名声,名誉
2025-03-29
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经常出现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做状语,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等,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情
2025-03-29
省略 古代汉语习惯省略而现代汉语一般不省略,所以,在翻译时应该先将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然后再翻译。有些语意上不连贯的地方,翻译时也要做必要的补充。 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此句中 越中
2025-03-29
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翻译时应将其还原成现代汉语的句式。 ①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 此句中 不吾知 属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 吾 做动词 知 的宾语放
2025-03-29
选 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兵 是一个多义词,它有 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等义项。例句中的 兵 翻译时应
2025-03-29
替 就是替换。 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2、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 例1: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这句中的 愚 ,要换成 我 ; 悉 ,要换成 都 ; 咨 ,要换成 商量 。 例2: 先帝不以
2025-03-29
意 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 互文,上下文
2025-03-29
直 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 例: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
2025-03-29
缩 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例: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句: (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编辑推荐:
2025-03-29
扩 就是扩展。 1、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 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译句: 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役 、 赋 扩展为双音节词。 2、言简义丰的句子,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
2025-03-29
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
2025-03-29
调 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 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
2025-03-29
删 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 夫战,勇气也。 译句: 战斗,靠的是勇气 。 夫 为发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