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资源库 > 初中练习题 > 初二语文 > 正文

第十一讲 勾股定理与应用

来源:初中数学竞赛 2005-09-09 16:10:46

中考真题

在课内我们学过了勾股定理及它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

a2+b2=c2

  勾股定理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

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早在3000年前,我国已有“勾广三,股修四,径阳五”的说法.

  关于勾股定理,有很多证法,在我国它们都是用拼图形面积方法来证明的.下面的证法1是欧几里得证法.

  证法1 如图2-16所示.在RtABC的外侧,以各边为边长分别作正方形ABDEBCHKACFG,它们的面积分别是c2a2b2.下面证明,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CCMBD,交ABL,连接BGCE.因为

AB=AEAC=AG,∠CAE=BAG

  所以△ACE≌△AGB(SAS).而

 

  所以 SAEML=b2. ①

  同理可证 SBLMD=a2. ②

  +②得

SABDE=SAEML+SBLMD=b2+a2

  c2=a2+b2

  证法2 如图2-17所示.将RtABC的两条直角边CACB分别延长到DF,使AD=aBF=b.完成正方形CDEF(它的边长为a+b),又在DE上截取DG=b,在EF上截取EH=b,连接AGGHHB.由作图易知

ADG≌△GEH≌△HFB≌△ABC

  所以

  AG=GH=HB=AB=c

  ∠BAG=AGH=GHB=HBA=90°,

  因此,AGHB为边长是c的正方形.显然,正方形CDEF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GHB的面积与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ADG,△GEH,△HFB)的面积和,即

  化简得 a2+b2=c2

 

  证法3 如图2-18.在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上向外作正方形ABDE,延长CB,自EEGCB延长线于G,自DDKCB延长线于K,又作AF DH分别垂直EGFH.由作图不难证明,下述各直角三角形均与RtABC全等:

AFE≌△EHD≌△BKD≌△ACB

  设五边形ACKDE的面积为S,一方面

  S=SABDE+2SABC, ①

  另一方面

  S=SACGF+SHGKD+2SABC. ②

  由①,②

  

  所以 c2=a2+b2

  关于勾股定理,在我国古代还有很多类似上述拼图求积的证明方法,我们将在习题中展示其中一小部分,它们都以中国古代数学家的名字命名.

  利用勾股定理,在一般三角形中,可以得到一个更一般的结论.

  定理 在三角形中,锐角(或钝角)所对的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减去(或加上)这两边中的一边与另一边在这边(或其延长线)上的射影的乘积的2倍.

   (1)设角C为锐角,如图2-19所示.作ADBCD CD就是ACBC上的射影.在直角三角形ABD中,

  AB2=AD2+BD2, ①

  在直角三角形ACD中,

  AD2=AC2-CD2, ②

  又

  BD2=(BC-CD)2, ③

  ②,③代入①得

  AB2=(AC2-CD2)+(BC-CD)2

   =AC2-CD2+BC2+CD2-2BC?CD

   =AC2+BC2-2BC?CD

  即

  c2=a2+b2-2a?CD. ④

  (2)设角C为钝角,如图2-20所示.过AADBC延长线垂直于D,则CD就是ACBC(延长线)上的射影.在直角三角形ABD中,

  AB2=AD2+BD2, ⑤

  在直角三角形ACD中,

  AD2=AC2-CD2, ⑥

  又

  BD2=(BC+CD)2, ⑦

  将⑥,⑦代入⑤得

  AB2=(AC2-CD2)+(BC+CD)2

   =AC2-CD2+BC2+CD2+2BC?CD

   =AC2+BC2+2BC?CD

  即

  c2=a2+b2+2a?cd. ⑧

  综合④,⑧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结论

  

  特别地,当∠C=90°时,CD=0,上述结论正是勾股定理的表述:

c2=a2+b2

  因此,我们常又称此定理为广勾股定理(意思是勾股定理在一般三角形中的推广)

  由广勾股定理我们可以自然地推导出三角形三边关系对于角的影响.在△ABC中,

  (1)c2=a2+b2,则∠C=90°;

  (2)c2a2+b2,则∠C90°;

  (3)c2a2+b2,则∠C90°.

  勾股定理及广勾股定理深刻地揭示了三角形内部的边角关系,因此在解决三角形(及多边形)的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如图2-21所示.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BAC的平分线交BCE,作EFACF,作FGABG.求证:AB2=2FG2

  分析 注意到正方形的特性∠CAB=45°,所以△AG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有AF2=2FG2,因而应有AF=AB,这启发我们去证明△ABE≌△AFE

   因为AE是∠FAB的平分线,EFAF,又AE是△AFE与△ABE的公共边,所以

RtAFERtABE(AAS)

  所以 AF=AB. ①

  RtAGF中,因为∠FAG=45°,所以

AG=FG

  AF2=AG2+FG2=2FG2. ②

  由①,②得

AB2=2FG2

  说明 事实上,在审题中,条件“AE平分∠BAC”及“EFACF”应使我们意识到两个直角三角形△AFE与△ABE全等,从而将AB“过渡”到AF,使AF(AB)FG处于同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证明了.

  2 如图2-22所示.AM是△ABCBC边上的中线,求证:AB2+AC2=2(AM2+BM2)

   AADBCD(不妨设D落在边BC).由广勾股定理,在△ABM中,

  AB2=AM2+BM2+2BM?MD. ①

  在△ACM中,

  AC2=AM2+MC2-2MC?MD. ②

  +②,并注意到MB=MC,所以

  AB2+AC2=2(AM2+BM2). ③

  如果设△ABC三边长分别为abc,它们对应边上的中线长分别为mambmc,由上述结论不难推出关于三角形三条中线长的公式.

  推论 ABC的中线长公式:

   

  

   

  说明 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为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是锐角三角形,另一个是钝角三角形(除等腰三角形外).利用广勾股定理恰好消去相反项,获得中线公式.①′,②′,③′中的mambmc分别表示abc边上的中线长.

  3 如图2-23所示.求证:任意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对角线的平方和加对角线中点连线平方的4倍.

  分析 如图2-23所示.对角线中点连线PQ,可看作△BDQ的中线,利用例2的结论,不难证明本题.

   设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中点分别是QP.由例2,在△BDQ中,

  即

  2BQ2+2DQ2=4PQ2+BD2. ①

  在△ABC中,BQAC边上的中线,所以

  

  在△ACD中,QDAC边上的中线,所以

  

  将②,③代入①得

  

  =4PQ2+BD2

  即

AB2+BC2+CD2+DA2=AC2+BD2+4PQ2

  说明 本题是例2的应用.善于将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是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化未知为已知的方法.下面,我们再看两个例题,说明这种转化方法的应用.

  4 如图2-24所示.已知△ABC中,∠C=90°,DE分别是BCAC上的任意一点.求证:AD2+BE2=AB2+DE2

  分析 求证中所述的4条线段分别是4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因此考虑从勾股定理入手.

   AD2=AC2+CD2BE2=BC2+CE2,所以

  AD2+BE2=(AC2+BC2)+(CD2+CE2)=AB2+DE2

  5 求证: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上的中线的平方和的4倍等于斜边平方的5倍.

  如图2-25所示.设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MBN分别是BCAC边上的中线.求证:

4(AM2+BN2)=5AB2

 

  分析 由于AMBNAB均可看作某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因此,仿例4的方法可从勾股定理入手,但如果我们能将本题看成例4的特殊情况――即MN分别是所在边的中点,那么可直接利用例4的结论,使证明过程十分简洁.

   连接MN,利用例4的结论,我们有

AM2+BN2=AB2+MN2

  所以 4(AM2+BN2)=4AB2+4MN2. ①

  由于MNBCAC的中点,所以

  所以 4MN2=AB2. ②

  由①,②

4(AM2+BN2)=5AB2

  说明 在证明中,线段MN称为△ABC的中位线,以后会知道中位线的基本性质:“MNABMN=2-26所示.MN是△ABC的一条中位线,设△ABC的面积为S.由于MN分别是所在边的中点,所以SACM=SBCN,两边减去公共部分△CMN后得SAMN=SBMN,从而AB必与MN平行.又SABM=高相同,而SABM=2SBMN,所以AB=2MN

练习十一

  1.用下面各图验证勾股定理(虚线代表辅助线)

  (1)赵君卿图(2-27)

  (2)项名达图(2-28)

  (3)杨作枚图(2-29)

  2.已知矩形ABCDP为矩形所在平面内的任意一点,求证:PA2+PC2=PB2+PD2

 

  (提示:应分三种情形加以讨论,P在矩形内、P在矩形上、P在矩形外,均有这个结论.)

  3.由△ABC内任意一点O向三边BCCAAB分别作垂线,垂足分别是DEF.求证:

AF2+BD2+CE2=FB2+DC2+EA2

  4.如图2-30所示.在四边形ADBC中,对角线ABCD.求证:AC2+BD2=AD2+BC2.它的逆定理是否成立?证明你的结论.

  5.如图2-31所示.从锐角三角形ABC的顶点BC分别向对边作垂线BECF.求证:

BC2=AB?BF+AC?CE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