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经验交流 > 正文

如何面对孩子的成绩波动?

来源:家长博客 2006-12-07 09:46:00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前天晚上回到家,看到孩子在楼下推着车子等我。看看他的脸色,就知道成绩一定不是理想的。果然,孩子略有难为情,“爸爸,成绩出来了,语文有进步,可是数学没考好。”当时的感觉很想说他两句,可是考虑到他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咳嗽,想想算了,也就没说什么。可是孩子吃饭时似乎还是从父母的脸上读出了什么。昨天晚上,卷纸拿回来了,一家人的情绪也平静了,于是可以慢慢坐下来帮他分析。

  想想做父母的也不容易。上了初中,对于孩子的成绩怎么也不能再怀着不在意的感觉了。特别是孩子妈妈,同事之间互相打听,各个学校互相比较,老师对班机名次的重视,等等,这一切的压力都集中到了可怜的孩子头上。

  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孩子来说,由于对初中生活的好奇,对学校的适应性,对于多科目考试的适应性等各种问题,都容易造成孩子成绩波动。那么面对孩子成绩的波动,如何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成绩,保持快乐学习的气氛,是值得每个家长都深思的问题。

  笔者以为,对于孩子的成绩波动,家长和孩子都不能太大意,但更不能如临大敌。特别是家长,态度决定一切。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直接决定着孩子对考试的正确认识。决定着孩子如何认真对待这次考试。

  孩子成绩的波动,如果不是老师判错,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学习方法考试态度上。在考试卷纸没有发下来之前,对于这种波动,家长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因为没有看到卷纸,就无法准确的判定这一次的问题具体在哪。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进步。要善于从孩子有提高的科目入手,充分肯定孩子在此方面的复出,要让孩子知道,付出就有回报,重视了,就会有提高。像笔者的孩子,每次回来都是先说分数好的科目,然后再说退步的。这一方面说明他也希望得到肯定,同时说明他对退步的科目也是很在意的。家长就应该及时地对取得进步的方面给与有理有据、恰如其分的鼓励。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针对孩子前期的学习状况,从几个方面发现其他科目下滑的原因。

  第一种原因,孩子是否坚持住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方法只有坚持住成为习惯才能带来效果。像儿子这一个月来,每天都把作业做到很晚,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侧面说明他没有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反映出来就可能是在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的内容没有及时掌握,课后复习马马虎虎,反映到作业上就是错题连篇,这最终都将在卷面上反映出来。

  第二种原因,是否因为贪玩,作业马马虎虎,思想都集中在了玩上。这点不可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多玩一玩可能暂时对成绩有点影响,实际上可以促进孩子提高注意力,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第三种原因,是不是因为课外的阅读,业余爱好等挤占了过多的学习时间。这种情况对学习成绩有了影响,都是暂时的因素,不是实质性的问题。有时候反倒是一种学习的积累。

  第四种原因,对于多科目考试不太适应,特别是对于政治、历史等副科的重视不够。初中入学后,从原来的三3科一下跨入7科考试,学校、家长的引导,孩子的兴趣,可能都产生对某些科目忽视的情况,或者是首次接触该科目的考试,对考试形式不适应,都会造成成绩下滑。

  第五种原因,对学习兴趣下降,自己怎么努力,可是成绩也上不去,进而自暴自弃,认为自己脑子苯,进而对学习兴趣锐减。这是最可怕的,也是需要最长时间来转变的。对于这样的孩子,如何鼓励他们找到学习的动力是最根本的。

  在卷子没有拿到手以前,可以从上述方面和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有哪些努力得到了回报,还可能出现了哪些问题。在孩子拿到卷子之后,就应该帮助他认真分析卷面问题。重点应该看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哪些题型经常丢分。从中能看出孩子在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引导孩子注意提高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

  二是哪些属于马虎的原因。在男孩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每次考试都会有马虎的地方。如何提高注意力,提高作题的准确性是根本。

  三是孩子的理解和老师的要求有误。这在语文里面相对突出。特别是阅读理解题,每个孩子的理解程度不一样,理解的角度不一样。这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不断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而不是单单通过做题能解决的。

  四是老师的判卷失误。这种情况进入初中以来也多次发生。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对于一般的考试不要计较,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和能力。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因此上述问题存在的方式和出现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会对自己的成绩在心里有个客观评价,家长的责备只能加重孩子的负担,起不到什么好的效果。而不分情形盲目鼓励也是不可取的。只有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帮助孩子认识到问题所在,才是家长的职责,也是孩子从一次考试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