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凌凌 2007-04-18 11:29:37
叩门中学 初高中报考指南
4月5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07年小学、初中入学工作的意见》。在学校新一轮招生大战开始之前,有关部门给“择校”戴上了紧箍咒。
但在数量庞大的学生面前,优质教育资源依旧抢手,如何让孩子找到一个称心的学校依然是家长们最痛苦的。
升学一直是每个孩子人生之路的关键话题,从3岁开始可以持续升到30岁。以前高考总被看作人生转折点,如今这个转折点似乎已经提前,小升初、初升高逐渐成为最新关注焦点,甚至和高考共同被列为“人生起步三重门”,奥数成绩、PETS等级考试、文体特长考试资质、跨区落户择校等则成为小升初、初升高的隐性敲门砖。面对名小学、名初中被赋予的“成功独木桥”的深远意义,很多孩子和家长都坚韧执著地体验过这份升学之痛。
“初升高”
买房迁户,换取“就近入学”资格
在朝阳区工作生活的段立民,今年年初在海淀区西三旗桥附近新买了一处房子,这套仅40平米的小户型花去了段立民近50万元,价格既贵空间也极为局促不便。但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即将初升高的儿子把户口落在海淀区,进而在中考时可以报考名高中。
由于初升高大多实行了划片入学,即根据户籍所在的区县“就近入学”,很多居住于非名校区域范围内的家长开始精心筹划,如何才能让孩子被“划”进名校区内。
相比段立民这样倾囊50万元来换一个进入名校的资格券,家住丰台区的王强办法更“绝”。因为没有经济能力买房落户,王强便发动人脉、寻找关系,将孩子的户籍转到一个居住于“名高中”所在行政区的好友家里。为了那一纸报考资质证明,父母只得把孩子“送”到别人家里。
升学之痛
1 跨区择校
经济、亲情与教育资源的较量
划片入学和电脑派位的方式为初升高带来公平公正好口碑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优等生遇次等校、普通生入名高中的尴尬。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家长择校、学校择生的大战也在逐步升级。面对更为关键的中考这一“人生二重门”,千方百计把孩子“划”进名校区,使其名正言顺地报考名高中,成了每个家长最看重的考前备战手段。
代价:为了落户搭上一处房子的家长无疑将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而“落户他家”的做法,也并非每个家庭都有能力实施,找关系欠人情、户籍学籍档案的管理等也不是说起来那么轻松。
2 压力提前
择校后高考压力更明显
小升初、初升高、高考构成了一个能产生连锁反应的“三重门”。如果说小升初是“赢在起跑线上”,那么初升高则是逼近高考的关键关口。
所以大多苦心择校的初升高考生(或其家长)表现出更多的是对随后将至的高考压力的担忧,及对所报高中师资储备、高考升学率等方面的缜密考量和期许。所以,从学生到家长,从准备初升高备战那天起,就提前体验了双重的升学压力。
代价:升学“连锁反应”的心理压力影响至深,千方百计闯关小升初后,却是新的备战的开始,并提前将高考压力移至初升高。于是,考试前的自我施压、多劳少憩、特长考试突击等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家长发言
政策阻止不了家长
●张兰,六年级学生舒畅的妈妈,医生
虽说小升初取消了奥赛,并一直主张学校不以证书和竞赛成绩为选拔标准,可是政策阻止不了家长。看到人家的孩子都在考这个考那个,到招生时我们拿不出个成绩来,其实还是给比下去了。说实话我已经陪着女儿做了七八百道奥数题,除了上班工作的时间外,空闲时脑子里整天转着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牛吃草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我都这么累孩子怎么能不累,可这全都是为了孩子在录取时别被好学校筛出来。
如果教育资源均衡
我们也不想折腾
●曾志强(化名),初二学生父亲
我们为什么花这么大代价给孩子转迁户口、甚至另买处不知道何时会用到的蜗居小房子?就是因为想让孩子能进入那个区的好学校。但是,要是每个区都有实力资质相当的学校,都具备高考升学优势,我们也不愿意费这个力。
其实还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我们也盼着那些名师名校能分散在各个区内,那样无论是“划片”还是“就近”,孩子和家长都能欣然接受,这也是真正的教育公平与和谐。我们也不想折腾!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