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原春琳 2007-04-27 09:32:52
体育成绩与升学、招生指标挂钩 学生每天须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 教育部将抬升体育教学在学校整体教学中的地位。今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后在高校录取过程中,要通过学校组织高校新生的体育测试;如果某一个省份的生源连续3年体质都落后,就要削减高校在该省份的录取比例。
近10年来,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速度加剧。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这位负责人说,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依然严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过重。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对青少年健康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导致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国家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和措施得不到落实,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课、体育活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青少年学生的耐力、力量等部分体能指标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
这位负责人介绍了教育部近日出台的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些措施和政策。
增加体育教学在学校整体教学中的权重。这位负责人说,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度,将达到标准作为“学生评选三好生”的基本条件之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新的课程标准当中,较大幅度地增加体育课时,小学一二年级从原来的3节体育课增加到4节,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由原来的两节体育课增加到3节,高中阶段确立11个学分,是高中阶段所有学生当中学分最多的学科;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推动体育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增加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这位负责人表示,要求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课、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大力推广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将课间操时间延长到25~30分钟,并扩展活动的内容,除了做广播操外,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评选出20多个全国性的示范区,以此推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开展体育和艺术“2+1”的项目实验,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上好体育课、艺术课,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同时,至少掌握两个能够经常锻炼的体育项目和一项艺术特长。
这位负责人表示,还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公告制度。定期监测和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促进学校、家长和全社会关心和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