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家长 > 家长必读 > 正文

为把孩子“塞”进“重点校” 家长刮起“择校风”

来源:兰州新闻网 作者:李伯阳 2007-08-03 09:41:13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托关系,找门路,请客送礼,从今年2月底一直“忙活”到7月初,家住七里河区的沈学军(化名)夫妇,终于把儿子上学这件大事“搞定”了――自七里河区择校至城关区一所市级示范性中学,即家长们眼中的重点学校。

    为了能给孩子选择一所教育质量高的“重点”或“名校”,他们出多少钱都心甘情愿。每年的六七两个月,是家长们最忙活的时候,为了让孩子有个“高起点”,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使出各种招数,甚至不惜重金,想方设法将孩子“塞进”好学校,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出息”。

  现状一 为孩子择校家长挖空心思

  7月5日,安宁区政府在向市人大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汇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时说,一些示范性的中小学,尤其是曾经被设为重点中学、重点小学的,每年的招生都出现扎堆现象,而一些薄弱学校则门庭冷落。随着人们对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择校问题日趋严重。

    一只船小学是被家长们普遍看中的一所好学校,一张姓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住在雁滩新港城,去年硬是把女儿弄进了一只船小学。“这所学校不但教学质量好,更为重要的是它的‘片内''有五中、十一中、铁院中学和铁四中啊,这些中学在我们家长眼中都是重点学校。”他说:“只有进了重点中学,才能考个省级示范性高中,继而也才能考个好大学啊。”

    这可苦了一只船小学,孩子都往这里挤,户口、房产证都齐全着呢,可狭小的校园怎能容下?一位班主任在给新生报名登记时稍一留意,发现了问题―――怎么10多个孩子都是同一个住址?门牌号也一样?但她并没有吭声,待报名结束后,她与另一位老师决定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老太太独住的不足20平米的房子,不但老人家的孙子、外甥女的户口落在这里了,而且沾亲带故有上学娃娃的户口也落在她这儿了。不仅如此,还有老人子女的朋友,也把“小皇帝”、“小公主”的户口转到这里了。“这么大的房子,怎能容下如此多的孩子?”两位老师苦笑着直摇头。

    为给孩子择校,在宁卧庄小学还发生了更为“幽默”、“离奇”的一件事。一老师在登记新生家庭住址时,感觉对这个门牌号码很熟悉,好像在哪儿见过,可一时又想不起来。开学后的一天,这名女教师上班途中,在离学校不远的一家牛肉面馆前无意间一抬头,这不是班上那名学生家的住址吗?再一打问,这儿住的全是伙计,哪有什么上学的娃娃。“真不知道这名学生的家长是用什么法子竟能把孩子的户口落在牛肉面馆里?”这位老师大为意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这只是老百姓的招数。而更有些人,或者一个电话,或者一张条子,顶不住啊,不办都不行。”一位要求不透露姓名和校名的小学校长无奈地向记者表示。七里河一所薄弱中学的校长曾对记者透露过,按片内小升初他们学校应接受 600多名学生,可实际那年只有 300多学生进来。其余的都择校了。

  现状二 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上好学校

  家长缘何热衷给孩子择校?不少家长都说是教育资源不均衡造成的。一位姓吴的学生家长冲着记者说,你以为我们愿意掏那个择校费、借读费?如果全市的小学、初中、高中都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在一个水平线上,那哪个家长还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给孩子择校?说到底,还是兰州的教育发展不均衡,满足不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择校与不择校,其结果大不一样。”郭先生感叹一句后,向记者透露,他女儿今年中考,考了615分,进了省级示范性高中。这都得益于三年前的“明智”选择―――择校。他三年共花了2400元的择校费,女儿进了一所家长和社会公认的“重点”初中,并且又托人找了一位好班主任。据他了解,这个班的64名学生中,有40多人是择校或借读的,大都是冲着这位“名师”班主任来的。今年中考这个班上的成绩全校第一,成绩在600分以上的达到30多人,考进西北师大附中、兰州一中的学生有10多个。而他女儿保留学籍的那所薄弱中学的班上,则无一人考过600分。“你说,同样是市属中学,怎么教出来的学生成绩的差距就这么大呢?我看这就是教育不均衡的表现,校际、师资间的差别。你不承认行吗?”

  虽说我市前几年就取消了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但在家长的心目中,哪些是重点小学,谁是重点中学,大家心知肚明,并且还知晓每年哪所中学的升学率是多少,多少人考进了一中,又有多少人考入了西北师大附中。择校是明智的,不择校是错误的,这已成为不少家长的共识,并在孩子上学时付诸实施。但择校、借读,相对于全市385086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来说,毕竟是少数,那大多数的学生如何才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呢?又何时才能享受到呢?

  问题  教育不均衡导致教育不公平

  市政府在向市人大代表汇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时说,我市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在县区间、学校间不平衡的现

  象突出。全市虽然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城市四区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但是不同地区、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未能为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也不能为每个儿童少年创造同样的发展成才的机会。

  我市教育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结构布局不尽合理。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旺盛,结构布局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规划、建设及其他相关部门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中缺少有效沟通协调,存在建设者、开发商不按规定建设配套中小学校建设问题,甚至出现挤占、挪用中小学校舍、场地和其他教育设施的现象。在人口最密集的城关区消失了15所小学,就是佐证。二是教育经费的投入仍不能满足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不少学校还在举债办学。特别是在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过程中,我市各级教育部门采取贷款搞学校建设的办法,形成的欠债规模较大,目前除西固和安宁没有欠债外,其余六县区共有义务教育债务11698.17万元。如此,教育均衡怎能发展?

  对此,人大代表建议,发展均衡教育,政府一定要加大投入,增加公用经费,解决失衡问题。其次,优质学校要帮扶薄弱学校,优秀教师也要合理流动,以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