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龙虎网 作者:黄艳 谢静娴 刘向红 2007-08-11 09:05:44
【龙虎网报道】有人把每年的4月8号称为“招考季”,因为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会有这么一群人在不停地奔忙着。他们是招考季里的主角,家长、考生、老师、校长……
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如今,除了上大学,至少在南京,其它阶段的孩子只要想上,都有学可上,即使是大学,今年江苏的录取率也高达73%。按理说,上学应该越来越不难,可人人感觉上学越来越难。因为,家长、孩子想上好学校,学校要招好生源,要想都达成理想很难很难,于是,一个个富有各阶段求学特点的故事在招考季节真实地上演着……
从4月份开始,快报记者跟踪记录下了这一个个真实而心酸的故事。也许明年,这些新闻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成了你和我,谁也躲不掉。
【故事】三岁娃上学“折腾”了半年
“林冰,幼儿园‘摇号’招生,你们家小豆豆还报过名啦?”今年4月的一天,林冰的同事给她一份报纸,报道称幼儿园用摇号的形式招生。
同事还告诉她单位办的公办园,一个月才收几百块钱,民办园要收1000多一个月,所以公办园肯定难上。
同事的一番话说得林冰心慌了。她家小豆豆三岁了,今年应该要上托儿所。林冰家住凤凰花园城,她赶紧跑到家旁边的幼儿园去找老师打听。
“现在都已经报了一两百个小孩了,我们小托班才收两个班,一共只有50人,主要招本单位的子女,还有协作单位的小孩,你还是赶紧想想办法吧。”老师的一番话让林冰着急上火。
骑电动车回家的路上老想着豆豆上学的事,满腹心事的她一不小心撞在路边的护栏上,手上擦破了一大块。她想不明白了,明明前几个月去问的时候,门房师傅还说要等到夏天才报名,怎么这么快就报满―了呢?
听到消息的豆豆爸也匆匆忙忙赶回来。豆豆爸说,幼儿园那么多,干吗非得上这一所呀。林冰不乐意了,她打听过了,这所幼儿同是公办的,老师都足科班出身,教具也都是最先进的,交钱还特别少,最最关键的是就在家旁边,奶奶可以走路接送。
整个一周,林冰和丈夫都在想“办法”,林冰终于“回忆”起有个小学同学就在那所幼儿园所在的单位,赶紧左右打听弄到了老同学的电话。好在老同学很热心,帮小豆豆报上了名。到了五月,带着豆豆去和老师“见个面”。
几天后,幼儿园打电话来,说豆豆被录取了。打电话的老师还告诉她,这只是小托班录取了,明年上小班还得重新报名。豆豆妈的心情立即跌入谷底。
“孩子入托这件事,让我第一次感到孩子上学真是个难事,以前听别人讲,还不相信。”林冰说,自己和老公都是在公司工作,效益还可以,两个人一个月加起来有6000块钱左右的收入,但现在明显感觉到手头变紧了。
[清单]林冰教育费投资明细
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约3000元;2007年9月开始,每月托儿所保教费加伙食约600―700元之间;每月教育存款1000元。近期教育投资预期:购置钢琴预算20000元;钢琴课学费预算每月500元。
[背景]择园逼出“电脑摇号”
据最新统计显示,南京市现有480所幼儿园,还有625个农村办学点。全市96%的适龄孩子入园,城区入园率达到99%以上。幼儿园等级从高到低分为省示范园、市示范园、优质园、标准园、一般园。
目前南京市省示范园有65所,市示范园近40所,还有170多所优质园,加起来有280所左右,优质园以上级别幼儿园占总园数的60%以上。幼儿园招生不划分学区,孩子报名,幼儿园直接录取。尽管幼儿园不少,但由于众多家长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择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2007年4月,在南京陆续出现15个名牌幼儿园入园指标191人通过电脑派位争抢;200多名家长雨夜排队争取幼儿园报名号的另类择园景象。
小学入学篇
【故事]多花10万买套学区房
张国的妻子一直认为,买房子是一生大事,一定要买够大、够漂亮才行。为此,小夫妻一直租房子住,辛苦地攒着首期款。
当时,张国和妻子看上了银城东苑的期房。房子是5200-5600元一平方,加上楼层费,100多平方,要61-62万。后来又看中了皇册家园,也是期房,当时看中的是5600元一平方,总价也是60万出头,还要装修,估计最后能住进去要70万元。他们憧憬着拥有自己的“安乐窝”的恬适。
张国说,2000年儿子小杰出生了,妻子看中的新房全被她自己否定了,因为小杰很快就要上小学,一套二手学区房更实用,妻子买新房的愿望破灭了。
“当时已经有了学区房的概念,那些名小学的学区房,要比周围的房子贵上一两千块。”张国说从儿子小杰三岁开始,每个周末,张国和妻子的父母就会踏上外出看房的“旅程”。琅小、力小、拉小、北小……不仅是这些名校的本部周围房子看个遍,名校的分校他们也不放过。
“那时候看的房子多了,我们周末就灌上两瓶白开水去看房,没有直达的公交车,舍不得打的,只能靠两条腿走。为了看仔细点儿,天黑了也得跑上好几回,看看周边环境。”
最后,小杰父母确定了一套北京东路小学学区的一套二手房,房龄10多年,当时已经达到每平方米近8000元,买下了80平方的房子,就花了60多万。
张国一合计,这套二手房和以前看中的全新商品房相比,同样的面积,多花了10万块。
[清单]小杰上学成本核算
择校二手房多花10万元;小学交费加教辅书每学期花500元左右;钢琴课每周100元;预计从三年级开始上数学、英语辅导班,预算为每年三千元。
[背景]就近入学催生学区房
南京市的小学招生采用就近入学的办法,各公办小学划分学区,学生按户口和房产证、实际居住地三者统一来入学。老牌名校多处在老城区,要想顺利入学,最顺理成章的做法莫过于孩子的父母拥有小学学区内的一套产权房。因此,购买名校学区内的二手房,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择校的主要办法。
这一类的二手房也因此冠上“学区房”的名称,价格也是一路狂涨,涨到了让人看不懂的“高度”。
一家知名房产中介提供的资料显示,与去年10月份相比,总体上学区房的价格平均涨了2000―3500元左右不等。买二手房择校,已经成了不少追求名校的家长的选择。一位名校校长说,二手房择校现在已经是校长们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每年新增的百余位孩子让名校越来越挤。
小升初篇
【故事]考证考得一家人伤心
刘玲很焦急,小升初电脑派位,女儿叶叶没派上那所喜欢的民办学校,现在还在伤心着。
时间倒回到一年前,每周三、周五、周六、周日,叶叶都会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赶往各种辅导班,甚至是一位老师的家里,学数学、学英语。
“当时听人说,要是在这个班上得好,参加竞赛拿奖,特别是一等奖,那所有的好初中,不管是民办还是公办,都可以随便挑。”刘玲说她家叶叶当初报的是山西路附近的一家名牌辅导班。
叶叶很努力,一节课不落,妈妈也舍得花钱、花时间,一个辅导班就是一千多块,到老师家上课一节至少80块,一年下来,花了一万多每次叶叶上课,刘玲和丈夫就轮流“陪读”。一次课两三个小时,回家来不及,在外面等着又很无聊,刘玲一脸苦笑:“三年了,山西路的大商场,小商店都逛遍了,说难听点儿,山西路所有的厕所我都上过了。”
最后叶叶收获了一个数学竞赛二等奖,一个一等奖。刘玲拿着获奖证书到孩子喜欢的那所学校去打听能不能自主招生签约,可得到的答复是,如果那个二等奖的竞赛能换成一等奖肯定就能签了,那个一等奖的竞赛这所学校不认。无奈的叶叶和妈妈只能等待电脑派位能不能出现奇迹。
电脑派位那天,叶叶躲在家里,妈妈到摇号现场探听消息,知道女儿没摇上,刘玲难过得摇摇头,不知道怎么向女儿交代。刘玲说,一些名牌民办校在电脑派位后还会有一些自主招生名额,1.5万元的择校费已经准备好了,希望有理想的学校能接收叶叶。叶叶最终没能上民办校,她选择上了一所公办名校。
[清单]对叶叶的教育投入
小学四至五年级课外辅导班及家教费用一万元,小学六年级辅导班及家教费一万元以上。初中择校费1.5万元。为应对叶叶择校带来的交通问题,近期准备买一辆10万元左右的汽车接送。
[背景]考证进校的“诱惑”
南京市小升初除了特色学校南外采用先摇号先英语能力测试的招生方式外,普通公办初中招生方式为免试就近入学,民办中学招生计划的40%自主招生,60%的名额摇号后直接录取。
而竞争最激烈的莫过于自主招生和扩招名额,这些入学指标的取得与“运气”无关。拼的主要就是你的证书多不多、硬不硬,为了这些证书,每个周末,在各所名牌校外培训机构门口,总是聚满了在等孩子的家长们。但现实是,能成功的人为数不同,大多数人又花钱又花时间,却没什么成果,家长们自嘲,大人、孩子都当了“陪读”。
初升高篇
【故事】一位名牌中学副校长的苦恼
清晨六点多,万彬匆匆出了门,骑车去单位。万彬是一所名牌中学的副校长。主管教学、招生,每年夏天,都是最忙的时候。
万彬所在的学校以高中为主,除了要留自己学校的优秀初中毕业生,更多的高一新生,要至外校去挖。万彬同时担任主科老师,还有职称要评,他给自己定了时间表,早上上课,下午跑“业务”。
“我们的目标是把工作做到目标学校的每一个班主任!”为了这个目标,万彬去了不少新学校,有些太偏远,连司机都找不到,那也得去找,找到后请校长、老师吃饭,送礼品。
“有些班主任有意无意地说出,别的学校给的东西档次多高,万彬也只能照高标准来操作,还有学校干脆直接提出来,如果送的学生多,要给一笔奖励,也是心照不宣的事实,他们也得照给。
万彬手下大约有20个人,都是学校的中层,两人一组分区行动,这些招生老师们的“公关能力”一定要强。
五月到来的时候,招生大战的热度像天气一样越来越热。一天下午,万彬难得坐在办公室歇一会儿,推门进来一个人,手上拿着五六张纸。“校长,你看我跟人家学校签了这么多,你们学校有什么政策啊?”显然,这位家长是想要通过已经拿到的签约承诺证明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借此来和万彬谈条件。
这一幕让万彬觉得很恼火,本来学校把一些优惠条件给家长,吸引孩子签约,但却成了家长谈条件的筹码,但这样的事不是一件两件,万彬也气不过来,但还是得和家长谈条件。
家长往往嫌主任一级的招生老师分量不够,要求万彬和一把手校长亲自来谈,不然就是没诚意。
“有的学生成绩好,我们给几千块的奖学金,还答应进实验班,这样的条件,家长也不能确定报我们学校。”6月24日,填志愿的最后一天,过了这一天,尘埃落定,万彬可以松口气了。
万彬说,今年生源还不错,而生源将直接关系到三年后学校的高考成绩,更关系到以后长久的生源,他心里最大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背景]抢生源!生源就是生命线
今年,南京市有7.3万初三毕业生中考,教育部门承诺,只要志愿得当,就人人有学上。按理说,中考招生用硬碰硬的分数去录取,应该没什么复杂的。
但是,家长们的要求高,他们认为,把孩子送进名牌高中,或是送进普通高中的实验班,才算是打下了走向名牌大学的坚实基础。而对于每所高中校来说,生源就是生命线,想办法留下本校的,拉来外校的是头等大事。校长们、老师们除了教书的本行,拉生源、留生源在特定的阶段成了最重要的工作。
考大学篇
【故事]为让儿子上大学准备卖房
儿子顺利考完了,贺军又开始坐立不安,事实上,这种焦虑已经伴随了他很久。
贺军估计儿子考不上这些名校,估计最多本二,保底是专科。为此,他居然还亲手绘制了一份历年录取曲线图。图表上密密麻麻,从本二院校到专科一批,他罗列了大约十来所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前几年的录取情况。
“这样一来,专业几年来的录取分数线就一目了然了!”贺先生不禁感慨,这也是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才画好的。
高考成绩终于出来了,看着儿子高考成绩单,贺先生突然觉得“490”这个数字越来越模糊。他开始发愁了,这个分数属于“中不溜”的,连第一阶段填报志愿的资格都没有,选起学校来还真有些尴尬。
摆在儿子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上民办本科院校,二是上高职院校,三是送儿子出国留学。但左比右比,还是觉得无法选择。读高职,有的比本科生工资还高呢。儿子听到后不乐意了:“读大专,将来就要当工人,我不愿意!”
按照儿子的考分,似乎连本三批次的省控线都不一定能达到,上民办本科这条路似乎也挺难走。
出国“镀金”是备选方案之一。但几年下来的开支估计得几十万。在家里习惯了父母的照顾,一个人在国外,会不会很受罪?会不会半途而废?贺先生的脑海里一下子又冒出好多个问号。
贺先生说,幸亏家里现在还空着一套老房子,如果儿子能有大学上,肯好好学习,他就把房子卖了,为儿子凑学费。
[清单]贺先生教育投入盘点
2005年,交高中择校费30000元,高中三年的学费、杂费、教辅书大概花了近10000元。2005年―2007年期间,为儿子请了数学和英语家教,每周各三小时,三年间共花了大概15000元。此外,高三学年,又为儿子报了数学和外语两个突击培训班,每个班4000块,又花了8000元。儿子又要上大学了,如果能上普通高职,每年学费加生活费也得一万多,如果上民办本科,一年得两万多。出国的话,就得把房子卖掉;四年下来,少说也得五六十万!
[背景】“金榜题名”荣耀中的“苦涩”
自古以来,“金榜题名”就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而似乎不考上大学就没面子、没出息、没本事。现在,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好大学,
家长们仍然不惜一切代价:请家教,到县中借读,做好一切“后勤保障”……
今年,江苏共有52.6万考生参加高考,初步测算,今年高招录取率将达到73%。也就是说,73%的江苏考生将顺利迈进各类高校的校门,这个扛比例比往年又有所提高。
尽管如此,考生家长贺先生仍感摊现在,高校大幅扩招,录取率高了,但考进大学还是不容易。因为家长们期望值越来越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进一所更好的高校,而且还得摊上一个好专业。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