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三年级 > 高考专栏 > 正文

北京高中课改引发热议  高考魔咒成为最大变数

来源:重庆法制网 作者:樊未晨 2007-10-24 11:28:50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学生说:“课改之后的课我们更爱上了”;

  老师说:“课改之后的课更难上了”;

  家长说:“课改了,一个学期发48本书,孩子的负担是减轻了还是更重了?”

  ……

  9月1日起,北京市开始正式实施高中的课程改革。一个多月来,高中课改成为北京教育界一个热门话题。

  在此之前已经有多个省区市进行了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教师无法理解课改实质”、“课改实验流于形式”、“课改一套、高考一套,增加了学生和老师负担”等批评之声也不绝于耳。

  在这种情况下,第四批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的北京,受到了更多人的瞩目。

  最近,记者走访了多所学校并深入到课堂,近距离探访北京高中课改。

  老师不再满堂灌课堂真的给了学生

  9月18日上午11点,北京育才学校高一的一节必选课上,全班被分成4个组,每个组的同学都在紧张地忙碌着。

  一周前,他们在樊颖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教室欣赏了校园的秋色,回家之后同学们选取校园秋色中的一景写一个小片断。

  这节课,每个同学手里都拿着其他组同学的作品,阅读评比之后,每个组推举出一篇作品,并选派一名组员在全班同学面前陈述自己小组的“推荐陈词”,还要“一针见血”地指出被推荐文章仍存在的不足。

  “以前我们根本不敢拿出课上的时间把学生带出教室。”该校的高中教学主任吕老师说,“现在学校自己开出了必选课,可以有计划地、灵活地在某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专门训练了。”

  这节必选课上,课堂的气氛一直非常活跃。第一组推荐了闫伟帝同学的习作,第二组把薄学同学的作品推荐给了大家,第三组同学拿出郭颖的作品与大家分享,第四组则最欣赏牟思聪同学的习作。

  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点评之后,樊老师引导同学说出了写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又从同学们的作品中拿出两篇,让每一位同学选择其中一小段进行修改,再请全班同学对修改后的部分进行评述。

  最后,老师带领同学总结出了片断写作的要点。

  一节课下来,几乎每个学生都实实在在地参与到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课改最大的变化就是改变了课堂”,樊颖老师说,以前的课堂是以老师讲授为主,现在的课堂是以学生学习为主。

  在记者走访的多所学校里,课堂上最活跃的都是学生。

  教师遭遇了最大的挑战精神压力更大了

  课堂给了学生,并不意味着老师的任务轻松了。

  “觉得更累了”,几乎每个接受采访的教师都这么说。

  按照惯例,每年接手高一的教师都刚刚带领前一届毕业生闯了高考,“往年接手高一的时候总有一种‘终于可以喘口气’的感觉,可是今年却觉得比教高三还累。”一位老师评价。

  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王惠丽老师正准备讲文言文《荆轲刺秦王》,王老师要精心设计:如何依照课改的精神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学懂这篇课文,还要完成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王老师还要在上课前把学生所有的预习作业都看一遍,了解学生有哪些疑问,并在课堂上设计相应的环节为学生解答。另外,还要把学生事先交上来的资料整理出来,并在电脑上做成幻灯片,再自己查找资料,把学生没有找全的资料补充上。最重要的,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找到学生们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

  仅仅为了这一节课,王老师就要比以前多花两倍的时间。

  体力上的辛苦还是次要的,精神上的压力才真正是让老师们感到辛苦的原因。

  “如果认真研究新教材就会发现,‘书+学案’已经把老师该讲的、学生该学的东西写得明明白白,从这个角度看,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更轻松了,但是教材背后的观念变化却是巨大的。”北京知春里中学的于老师说。

  刚拿到新教材的时候,曾经有老师说,“课改没有什么新鲜的,无非就是老师使用课件多了,学生发言多了,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就行了”。

  “课改不是花架子。”樊颖老师说,“关键是在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他、重视他、保护他。”丽泽中学的王惠丽老师介绍,以前的教材也有《荆轲刺秦王》,那时会把串讲、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作为重点,现在就要在激发学生自身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上下工夫,“同样的教材,真正的奥妙在于你怎么用”。

  “新课程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丽泽中学的臧校长说,“新的课本、新的教材只是个把手,如何运用好这套教材,老师成了改革成败的关键。”

  课改刚刚开始,不少老师却在焦虑一年以后怎么教。

  按照北京课改的进程,高一基本是必修课和必选课,到了高二将有大量的选修课程登场,这对老师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谨慎前行高考还是最大的未知数

  北京的吴豪老师是记者碰到的对课改最为抵触的一个。

  “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改革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吴豪老师最近连着带了3届高三,每一届的高三教材都是不同的面孔,“我还记得2002年前后,我刚参加工作,就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课改”。吴豪老师回忆,那段日子,学校常常组织全体教师开会学习新课改的精神。老师们人手一本新课程改革读本,“关于它的读书笔记写了不下七八篇”,可惜热热闹闹过后,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只要传统的考查方法、评价体系依然大行其道,新的课程改革就无法真正实施。”吴豪老师说,“谁敢跟高考对着干,谁敢拿学生的前途开玩笑?”

  那次课改给吴豪留下的印象“除了教室中添置的多媒体设备外”,似乎就没什么了。

  而这正是北京的一些教师心中最大的担心。在采访中,在谈到课堂上的变化时,老师们都是眉飞色舞的,但是一提到3年后的高考,他们马上变得忧心忡忡了。

  3年之后的高考在他们看来,是一个最大未知数。

  “我们现在也不敢完全放开,毕竟还有高考管着。”一位主管教学的学校领导说。

  这种情况下,不少老师只能在课外多下工夫。

  课堂上没有“灌”给学生的内容,让学生在作业中练习,老师再通过每堂课的随堂测验进行检测。

  几乎每个被采访的老师,都加大了小测验的分量。

  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一起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北京的石老师来说,这两天最担心的是不久到来的模块考试。

  “十周完成一个模块”是新课程的要求。“原来要讲的知识要教给学生,原来不太重视的能力培养现在也要在课堂上完成,课时真的很紧”。眼看着十周已经过了一大半,石老师的课程只完成了一小半,她着急了。

  其实,学校也在观望着这次模块考试,“据说是区里统一出题”,知春里中学的校长说。学校要根据这次考试的情况,调整自己学校的教学模式。

  比学校和老师心里更没底的就是家长了。

  “一个学期发48本书,这改革怎么越改越累呀?”初三学生家长陆丽紧锁着眉头。很多家长跟陆丽一样在密切关注着学校的“风吹草动”。

  早在课改实施之前就有不少“准高一”学生的家长四处打听课改的信息。在家长心目中没有什么事情比孩子的前途更重要的了。

  “模块”、“选修”、“必选”、“学分”,对于那些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家长,光是听这些名词就有些犯晕,更别提把这些完全弄明白了。但是他们都知道,课改之后老师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把知识“掰开了揉碎了”教给学生了,这让他们极不放心。

  “我们怎么就那么倒霉呢,初中的时候我女儿就赶上了课改,没想到高中又赶上了。”姜蓓说,“我不是不希望改革,国家研究好了再改呀,这不是拿我们的孩子做实验吗?”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实验品”,不少家长给孩子额外请了家教。

  陆丽的准备算是充分的了,她现在已经搞到了新课程的课本,并且把前几年的高一课本都弄到了。等儿子中考一结束,她马上会把儿子送到青岛,儿子的小姨是青岛的一位特级教师,她要利用暑假“把儿子的基础打得牢牢的”。

  对于北京的高中老师、学生和家长来说,课改才刚刚开始,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现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丽泽中学的臧校长说。但是,改革是一定要坚持下去的。这是很多老师的共识。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