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经验交流 > 正文

中考倒计时--最后一个月的语文三大复习策略

来源:网络 2008-05-20 14:39:09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同学们可以在复习时选择三篇不同文体的文章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为45分钟,因为中考语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要安排5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写作文,再加上完成第一部分和文言文阅读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所以完成现代文阅读的时间就大约是45分钟,太长或太短都不利于取得好成绩。太长时间会变得紧张,影响最后完成作文,太短则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内容,答题时易出现失误。

  在中考前还要做3~5套模拟题,选择模拟题时要选择符合本地市中考题型,接近中考难度的模拟题,在120分钟内完成,把它当作中考前的实战演习,增强自己获胜的信心。

  2、诊断问题,查漏补缺

  在最后一个月中同学们要针对自己在语文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行复习。古人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对自己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所在,扬长补短,才能在中考这场战斗中稳操胜券。

  问题的诊断我们可以按照中考试卷题型的顺序进行。

  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积累,要注意在今年的《考试说明》中新增了一些对于基础知识考查的题型,对于这些新增的题型要多加注意。

  第二部分是语段阅读,文言文阅读要做到精益求精,同学们要检查自己对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重点字词句的解释要做到准确无误,对课文的理解深入到位,尤其是今年的一些热点篇目,更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现代文的阅读要分清文体,把握内容,通过做题发现问题,比如从文中提取重要信息的题型,在三种文体中都有出现,有些同学总是不能完整地提取,对于这样的问题要求同学们先审清题干要求,确定提取的范围,再分条表述。再比如判断说明方法、论证方法、修辞方法作用的题目,有些同学只是答出这种方法的共同作用,而没有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这样往往不能得到满分。还有,在做一些开放性试题时,有些同学会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地“开放”,其实,开放性试题也是有其限制的,要紧扣题意发挥,观点正确、健康向上。

  第三部分是作文,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有些同学会忽略作文的复习,认为作文水平不会在短期内有一个大的提高,故而放弃复习,其实不然。作文虽然需要平时的积累,但它作为考题的一部分,还是有一定技巧可言的。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有一半的分数,地位举足轻重,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最后阶段作文训练方面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话题——写得扣题(不跑题)

  准确理解作文题含义;确定文章中心思想和侧重点;选择适当的文体。近几年中考作文在文体上放开,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或其他文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什么要像什么,切勿因为文体不分而失分。

  (2)充实内容——写得具体(不空洞)

  可以或浓墨重彩凸现人物个性,或一波三折写出事件发展的过程,或合理融入想象,也可以旁征博引、纵横古今、探讨热点……内容充实的文章会让阅卷老师感到你是一个热爱生活,有独特的思想,勤写、善写、爱写的学生,自然会给你的文章增加印象分。

  (3)提升思想——写得深刻(不幼稚)

  考场作文要独树一帜,仅立意正确还远远不够,要努力来点妙想:比如一个新颖的角度、一个巧妙的构思、一个深刻的立意、一个新鲜的材料等等。要学会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要有独见和创见,这样才能与众不同。

  (4)锤炼语言——写得生动(不平淡)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考场作文立意、思想、内容固然十分重要,但同学们也不能忽略“表面功夫”,要“华而后实”就是强调这一点。比如语言的流畅优美,多使用成语、引用古诗句,用适当的排比句增强语势,用反问句强调情感,用生动的修辞,有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细节的描写等,这些都能让你的文章吸引人的眼球。

  (5)最后阶段作文训练方面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勤于积累学过的文章,留下深刻印象的名人、名言,优美的语句,报纸杂志上的小故事,以往的得意之作,练笔中的小感悟都行。鼓励同学们考前用心写一两篇“看家作文”,说不定考试作文就与它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能省去大量思考的时间。

  2)写作前列简要提纲,整体布局,不要仅满足于“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更切题、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有利于话题在正文中常出现,切题要快,写好开头和每一段的首句,体现文章亮点的句子要尽量简洁明了。

  3)拟一个漂亮的标题。

  4)有分段意识,注意段落匀称,文章结构美观。

  5)字数达要求,书写清晰、工整,卷面美观。

  3、回归课本,梳理基础

  在距中考还有10天左右时间时,同学们就不要再做过多的练习了,而是要回归课本,梳理知识。首先要将“课标”规定的16篇文言文和古诗再系统复习一遍,其次,整理自己前一阶段复习中诊断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另外,整理归类自己练习过的作文,可以按内容归类,同时举一反三,一个题材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话题。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