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刘长铭blog 作者: 2008-11-24 09:04:41
我和谷丹老师共事二十多年。在很多人眼里她有一种神秘感,是一位捉摸不透的老师。她的一些做法很难获得一致的好评,但我认同她的很多理念,因为她的很多做法曾对许多学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甚至改变了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我特别赞同她对学生的尊重。有了对学生的尊重,教育就有了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人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还认为,没有尊重也没有教育。爱与尊重有时相互体现。
尊重学生或者弱者不仅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大爱,而且是一种交往的艺术。对教师来说,尊重学生是一门特别重要的教育艺术。二十年多前,一位刚刚出国考察归来的老师向我们介绍美国中学的课程。他说美国中学的选修课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些看上去不像是课程,比如说有一门课叫做“如何帮助别人”。当时我还不理解,为什么帮助别人还需要学?现在想起来,这的确是一门学问。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需要关心和帮助的时候,你怎样能适时适度的去表达,怎样发现对方需要什么,怎样才能使对方感到你是在真心的关心和帮助而不是怜悯,怎样使他能够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保持自己做人的尊严,这的确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弄不好,可能会使对方感到你是假惺惺,甚至是幸灾乐祸。
说到弱者的自尊,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个关于自卑的女佣和他儿子的故事:
有一天,主人家举行晚宴,女佣要工作到很晚,她只好将四岁的儿子带到主人家。她很自卑,怕儿子知道自己是一个佣人,于是把儿子藏在卫生间里,并告诉他,他将在这里享用晚宴。
男孩在贫困中长大,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房子,更没有见过卫生间。他不认识抽水马桶,不认识漂亮的大理石洗漱台。他闻着洗涤液和香皂的香气,幸福得不能自拔。他坐在地上,将盘子放在马桶盖上,盯着盘子里的香肠和面包,为自己唱起快乐的歌。
晚宴开始的时候,主人想起女佣的儿子。主人看女佣躲闪的目光就猜到了一切。他在房子里静静地寻找,终于,顺着歌声找到了卫生间里的男孩。那时男孩正将一块香肠放进嘴里。
他愣住了,问:“你躲在这里干什么?”
“我是来这里参加晚宴的,现在我正在吃晚餐。”
“你知道你是在什么地方吗?”
“我当然知道,这是主人单独为我准备的房间。”
“是你妈妈这样告诉你的吧?”
“是的,其实不用妈妈说,我也知道,晚宴的主人一定会为我准备最好的房间。”男孩指了指盘子里的香肠,“不过,我希望能有个人陪我吃这些东西。”
主人默默走回餐桌前,对所有的客人说:“对不起,今天我不能陪你们共进晚餐了,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然后,他从餐桌上端走了两个盘子。
他来到卫生间的门口,礼貌地敲门。得到男孩的允许后,他推开门,把两个盘子放到马桶盖上。他说:“这么好的房间,我们一起共进晚餐。”
那天他和男孩聊了很多。他让男孩坚信,卫生间是整栋房子里最好的房间。他们在卫生间里吃了很多东西,唱了很多歌。不断有客人敲门进来,他们向主人和男孩问好,他们递给男孩美味的苹果汁和烤成金黄的美食。他们露出夸张和羡慕的表情,后来他们干脆一起挤到小小的卫生间里,给男孩唱起了歌。每个人都很认真,没有一个人认为这是一场闹剧。
多年后男孩长大了。他有了自己的公司,有了带两个卫生间的房子。他步入上流社会,成为富人。每年他都拿出很大一笔钱救助一些穷人,可是他从不举行捐赠仪式,更不让那些穷人知道他的名字。有朋友问及理由,他说:“我始终记得许多年前,有一天,有一位富人、有很多人,他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一个四岁男孩的自尊。
我读这个故事时落泪了,后来我知道,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获得尊重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之所以谈这些,是因为在我看来,我们今天的社会太缺少对人的尊重,我们的文化中太缺少对人的尊重,特别是对弱者的尊重,我们的教育中也太缺少对学生的尊重。我始终认为,尊重是民主精神的核心,学会尊重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有尊严。如果我们要使学生懂得自尊,就千万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
但是,面对今天的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中的绝大多数还不习惯将学生看成朋友,并给予必要的尊重。我们信奉的是等级观念,师道尊严、师徒如父子、一朝为师终身为父,总担心一旦和学生成为朋友,平起平坐,学生就会忘乎所以、得意忘形、无法无天、没大没小、不知天高地厚、登着鼻子上脸,等等。我们常常将青少年刚刚萌生的独立意识视为大逆不道、逆反心理,甚至品德有问题,精神不健康,等等。我主张师生之间应当成为朋友,成为心灵上的朋友。我不赞成教师总是以一幅长者的姿态、家长的姿态、法官的姿态、是非曲直评判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应当成为道义的楷模,但不是道义的化身。在今天的社会里,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能给出标准答案式的结论。人生的哲学需要学生自己亲身去体悟。我常想,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太大的权利,以致我们常常忘记了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块有待塑造的泥巴,忘记了他们有自己的精神空间,忘记了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忘记了他们有自己的主观愿望,忘记了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准则,这些首先应当给予理解,给予尊重,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这就是教育。而我们常常把这些忽视掉了,有时则是善意的剥夺——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说,为了将来能够考上一个好学校(因为通常认为考上了好学校将来就能获得幸福)你就必须专心念书(这里的书就是课本),你就不能太浮(学生对其他事物感兴趣在老师看来就显得浮),你就必须“四大皆空”(除了学习学校的功课外不要想别的干别的),我说的这一切都是为你的将来好,听话准没亏吃,等等,所以我们会对青少年中几亿分之一的韩寒横挑鼻子竖挑眼。
我们也常常不能容忍学生犯错误。学生一旦有犯错,我们宁可上纲上线,小题大做,猛药强攻,因为我们始终坚信,小错一定是大错的先兆,小小的蚁洞一定会毁掉千里长堤。这种武断的认识使我们今天的教育缺少大气、缺少宽容,因而也缺少人性,缺少教育本应当具有的艺术魅力。一位老师曾对我说,教育往往就不能一针见血,教育往往就要眼睛里揉沙子,我想他说的就是教育需要宽容,需要等待,需要耐心。如何把握宽容的度是一门艺术。青少年犯错误就像人患感冒,不是每次感冒都会引发脑炎肺炎,导致痴呆甚至丧命。要相信人的免疫功能,相信人能产生抗体,相信人能够自愈。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犯了错误教师都不要去管。得病是要看医生的,但看医生并不是说马上就要打针吃药,用医生的术语来讲,先观察一下,用谷丹老师的术语来讲,就是要“守望”。守望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或教育过程。教师对犯错的学生是要做工作的,问题是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是否注意地保护了学生的尊严。你越是维护学生的尊严,学生就越视你为知己,你的教育就越有效。教育就是要唤醒人的自觉。自觉就是人的免疫力。教师的任务是“唤醒”。有不少学生,特别是遇到挫折或是有一些错误的学生常常愿意去找谷丹老师诉说,她一定唤醒了不少学生的自觉意识。她不仅是学生的知心朋友,还是一位洞察甚至是把控学生心理活动的行家,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她有些神秘的原因吧。
中国的未来一定是一个民主和谐的社会,对此我坚信不疑。据说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灾区,在一户受灾群众的家门口问这家主人,我能不能进你家看看?我能想象出他那种俯下身来同一位普通公民平等甚至谦卑地谈话的情景,这使我看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化正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形成。我想,作为今天的教师,在把教科书中的知识教给学生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将民主、平等、尊重、自立、自信的理想与品质也一同深深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果以今天这样的眼光和价值观来审视以往的教育,难道我们没有感到有太多的值得自省的地方吗?
(注:谷丹老师是我校的特级教师,这是我给谷丹老师专辑写的序言)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