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整合 2009-02-19 18:51:38
前些天美国与俄罗斯卫星相撞,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我市的一些中学生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简单的Powerpoint软件上做了一个卫星相撞的演示。
电子职业学校的郭荣熙,在去年年底北京结束的第四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中,没有借助其它软件,只是用电脑用户熟悉的Powerpoint软件,制作了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演示画面,击败众多高校选手,获得“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项目一等奖。他说,他平常就很关注一些时事新闻,当他在网上得知美国和俄罗斯卫星相撞的事件后,突发奇想利用自己的特长,结合学校老师所教的知识,用Powerpoint软件做了一个卫星相撞的演示画面。这个PPT作品详细的介绍了两个卫星的具体位置和重量,清楚的显示了卫星相撞的过程,以及卫星相撞后产生的太空垃圾。学校方面表示,将把这个PPT作品推广到各个班级教学中。
卫星相撞贻害万年,相撞产生的碎片云可能存在一万年,并威胁到在相似轨道中的地球跟踪卫星和气象卫星,甚至可能引发一连串相撞。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控制,我们不难想见,将来穿越这片“垃圾区域”将是十分危险的事。
谁撞了谁?
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往往能引发人们的极大关注。卫星相撞后,最惹人好奇的两个问题是:谁撞了谁?为什么没有事先预防,是不是阴谋?
美国国防部空间监视网首先观察到此次事故,而俄罗斯方面两天后才予以证实。虽然美国政府消息人士称,没有迹象显示这次碰撞事件是由任意一方蓄意而为,但是之后双方对“责任认领”的态度却有点意思。
NASA下属的约翰逊太空中心研究轨道碎片的首席科学家尼古拉斯·约翰逊称:“俄罗斯那颗卫星首先失去了控制。但我们没有‘太空交通管制员’,因此谁也不知道你迎面会碰上什么。”对此,俄方专家认为“失控卫星肇事”的说法毫无信服力,反问美国太空总署:你们不是有太空监察网吗,怎么没有及时预见并发出警告?铱星公司可以对自己的卫星轨道进行调整,为什么没有主动躲开?
面对质疑,美国太空总署回应说,发出预警并非他们的职责范围,美国国防部则在2月12日承认,美俄卫星相撞是美国在计算卫星轨道时存在失误,但也表示,限于资源,太空监察网不可能追踪太空中数以万计物体的移动方向。15日,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轨道碎片专家马克·马特内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我认为双方不可能就此打官司,可能会不了了之。因为相撞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撞了——在太空!
这场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称为“史无前例”的美俄卫星大相撞,程度之猛烈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感知范围:两颗以7.5公里/秒高速运行的卫星在一个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垂直“撞车”,距地面800公里的高度轨道上腾起两团巨大的碎片云。
撞击在一瞬间完成,遗留的问题却“可能存在一万年”。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