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峡导报 2009-02-20 16:33:06
名师点评:隔代教养导致亲子疏离
这是一个典型的由于隔代代养所导致的亲子沟通障碍的案例。小英出生不久就被送离父母身边,跟随外婆长大,表面上看,沈女士夫妇是减轻了压力,却因此而错失了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联系和感情的关键期。在小英回家后,沈女士夫妇又没有考虑到她对家庭的“陌生与疏离感”,给予应该“补偿”的特别照顾与关爱,而是一味地坚持对三个孩子“一视同仁”,隔代教育与父母教育方式、态度的巨大差异,让小英的心再次失衡,产生“不公平、不被接纳”的感觉。
小英四年级的两次重读、两次转学,却没有人征求她本人的意见、考虑她的感受,使得小英感觉“不被尊重”,对父母、对家庭产生怨怼。由于父母说话方式的强制、教育态度的生硬、教育方法的粗暴,加上青春期闭锁性特点,小英更渴望与同龄人交往,但是与同班同学年龄上的差距,又使得小英内心里有种自卑,不敢与同龄人交流,进而感觉被排斥在班级之外,更增添了小英的压力和孤独感。
外婆离世的打击,使得家庭的陌生、班级的排斥变得无法忍受,也使得来自网友的“关心”变得充满了吸引力,小英找到了久违了的“被人疼、被人呵护”的感觉,这种感觉使得小英毫不留恋地“抛弃”了家庭,逃出妈妈的手掌心去追求关心与呵护——— 毫无征兆地离家出走了。
专家建议:父母不要错过孩子成长
每对父母都有参与孩子成长的神圣职责和幸福使命,即便双职工家庭,确实无法独立照顾孩子,也只能请祖父母协助自己来养育孩子。如若因为工作、贪图轻松而将孩子完全推给祖父母代养,则很容易如小英的父母一样,被隔绝在孩子的心门以外,也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贴近孩子。
隔代教育应与父母教育一致,由于成长背景和对待孩子心态的不同,导致祖父母易对孩子一味宽容和溺爱,父母教育与隔代教育往往出现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很容易让孩子钻空子,出现是非标准不清的状况,或者使孩子出现与父母疏离、难于管教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满足孩子心态成熟的需要,父母应由替孩子决定过渡到协助孩子决定、最终培养孩子自主决定他自己的事情。要想让孩子将来有能力做决定,父母就不应按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决定,要先学会尊重和倾听,帮助孩子分析各种情况的利与弊,引导孩子作出最有利的选择。
良好的亲子关系绝非一朝一夕养成,更不是因为有血缘关系而必然稳固,它其实非常的脆弱,辱骂、批评、冷漠、不理解等等不良的沟通很容易削弱它,欣赏、认同、接纳、理解等等则能加深它。
亲子沟通不应只限于学习,而是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应是发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不能等到发现问题时才想弥补,那时往往事倍功半。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