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家长 > 家长必读 > 正文

家长应帮助孩子减压别给孩子施加“软”压力

来源:网络资源 2009-05-21 14:09:59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中考下月就要开考。面对这场影响升学和人生前途的考试,考生和家长谁更担心?记大部分情况下,是考生家长比孩子本人更紧张。为此,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指出,在中考来临之际,家长最需要做的“功课”是要有平和的心态,同时,不要对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

  来自家长的压力大于教师

  大多数家长认为,高考的确是孩子人生选择的一道“关”,对孩子和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许多家长把“重任”压到了孩子身上。尤其是那些有“光宗耀祖”意识和“补偿”心理的父母,更是把自己的所有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实现其“未圆之梦”。

  某校初中某班一份抽样调查发现,家长给予的压力比老师和社会给予的压力要高出一倍,考生听到家长说得最多的话是:“这几天是关键,你给我抓抓紧”、“考好了将来前途就好了”、“考得好全家光荣,考不好就糟了”,甚至有一些家长还对孩子的考试分数设置了“最低分数线”。一些学生在家长的重压之下,称六月为“黑色的六月”、“郁闷的六月”。

  “软压力”更有害

  讲到来自家长的压力时,一些学生对家长施加的“软”压力特别“害怕”。一位初三学生说:“这几天,家里人待我特别好,但他们的眼神又多少让我害怕。回到家,母亲拿毛巾让我洗脸擦汗,再取出冰箱的冷饮,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平时不做家务的父亲甚至还精心制作了夜点心。可是,这一切的潜台词分明就是:"我只有考出好成绩才能回报父母",想到这一点,我越吃就感到压力越大。”

  “孩子就要参加中考了,现在是冲刺的关键,我特别要督促他”,这种话也许司空见惯,但在教育专家眼里,会被判为“不合格”,因为越是临近考试,孩子的压力会陡升,家长再喋喋不休,会让孩子不堪重负。而适当“减压”,则能让孩子得到放松。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

  家长对孩子的压力,是一把“双刃剑”。一位长期从事学习心理研究的专家指出,孩子在临考前的压力只要有限度,就能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而过分施压,则会破坏孩子内在的应激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有些人出现记忆力下降;有的整天心慌意乱,易怒易哭;有的茶饭不思,或饱受恶梦的困扰……这就是因为受到过分压力而产生过度焦虑,以致身体的植物神经系统紊乱。

  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专家乐善耀指出,家长关注孩子的中考、高考,是情理中的事。不过,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孩子,甚至以成绩来衡量孩子的出息,是有失偏颇的。他建议,家长特别要注意帮助孩子做“减压”的“功课”,即使关心照顾也要适可而止,要用一颗平常心来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