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学百科 > 奇闻趣事 > 正文

[图文]赤壁之战:实际是疾疫打败了曹操

来源:网络资源 2009-07-22 14:13:24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近年来,随着电影《赤壁》的上映,有关赤壁之战的问题又一次引起人们的热议:这场造成三分鼎立的战争,是否真如电影所描述的那样,轰轰烈烈、传奇多姿?是否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呢?是否也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它只是一次不起眼的遭遇战而已?让我们看看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关史料对赤壁之战是这样记述的: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云:“今臣将兵二十万……奉国威灵,仗钺征伐,……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蜀书·先主传》: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征刘表,九月至新野后,“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至南郡(今湖北江陵),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蜀书·诸葛亮传》:“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吴书·吴主传》:“瑜(周瑜)、普(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疲,死者大半”;《周瑜传》:“时曹公军众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军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也……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黄盖传》里也有此说:“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

  解析三国历史,由陈寿撰文裴松之作注的《三国志》是最权威的典籍,总结分析上述史料,可以得出:

  (一)赤壁之战是以曹操为一方,孙权、刘备为另一方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策划精细的较长时间的军事行动。早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就在河北训练水军,准备麾军南指,“荡平天下”;为自保,建安十三年九月始,孙权、刘备结成联盟,抵御曹军,而抵御曹军的理想战场是浩渺的长江,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所以以长江作为战场是孙刘联军精心策划的。

  (二)双方的兵力都很庞大,曹操在许昌时说自己的军队有“二十万”,南下荆州后,又得到刘表数万降兵,因此曹军有近三十万之众;《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又认为有兵十五六万,荆州降兵尽管有七八万,却不会卖力,因此曹军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只有十几万,而孙刘联军亦足可观,“孙权有水军三万”,“刘备有水军一万”,又加“步军一万”,联军总兵力有近五六万人,同时据《诸葛亮传》认为东吴有“十万之众”,如此一来,孙、刘军队之数量有近十万之众,说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属实,但双方兵力对比并不十分悬殊。

  (三)曹操在赤壁之所以遭败,不在于“战”而在于“疫”,是“疾疫”打败了曹操,因在双方交战之前,曹军就染上了“疾疫”而战斗力大减,使之江中一交手就败下阵来,如果不是“疾疫”,攻势凌厉的曹军决不会如此溃不成军。严格说来,赤壁之战作为一次战役只有“役”而没有“战”,或者说只有规模不大的“战”而已,有学者认为赤壁之战只是一场遭遇战就是从这个角度说的,然而称之为遭遇战并不恰当,从军事学角度分析,双方不期而遇才叫遭遇,可赤壁之战是双方都准备要进行的大战,都是有备而来,有备而遇,战场就在长江,所以说遭遇战是不对的。

  (四)有关黄盖的诈降,史书确有其事,但黄盖的诈降只是临时的战术手段而不是反复推演的战略谋划。双方在江中遭遇及曹操退守北岸之后,黄盖认为曹操即使败退,其势力仍在,一旦军中“疾疫”稍好,战斗力恢复,对孙刘联军是不利的,所以才要速战速决,不让曹操有喘息之机,而以火攻曹军,则是黄盖看到曹操的舰船连接在一起,才有此临时战术性创意。

  (五)在整个战役中,刘备只是协助孙权抵御曹军,充当辅助性角色,待联军追曹操至南郡整个战役结束之后,刘备就开始在荆州扩展势力并向川蜀发展,从而引起孙、刘联盟的分裂,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

  所以,从军事学角度分析,赤壁之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数十次大的战役中,称不上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以少胜多的出色战役,严格地说,因“疾疫”使双方几乎没有经过大规模厮杀就结束了战争,只有“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如果不是历代文士的描述及小说的渲染铺垫,那么,这场战争也许早被人们忘记了。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