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合 2009-08-27 00:05:02
最近,沈城一补课班因去年押中了一道英语阅读题,而吸引千人排队报名;随后,一些考生家长又开始高价购买一种称为“中高考试题猜想”的辅导材料。这种“押宝”似的补课、辅导,到底会给中高考考生带来什么呢?4月4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家长追捧押题辅导材料
记者首先来到马路湾新华书店,在“中高考试题猜想”专柜前,记者看到,15套卷子、10多张光盘、一本辅导材料,整个标价286元,其价格在众多辅导材料中也算较贵的了,但现场仍聚着一些准备给孩子买材料的家长。一位当父亲的在反复研读后,最终还是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买了一套。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都是针对辽宁考生制定的,限量发行6000套,目前看来销售得不错,最高峰时1小时卖了17套。”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简单询问就买下两套中考猜想的家长,她对记者说:“孩子今年参加中考,听说这套书押题挺准,所以特意来买的。虽说价格有些贵,但孩子一辈子就考这么一次,也不差这点了。”
押题“命中率”不可信
一位教育界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所谓押题率、命中率,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编写的教材中有多少是同试题一致、相近的,称之为直接命中;运用已给知识和有关模拟试题就能答对考题的称为间接命中。应该说,考试可以预测,今年可能会考什么,但老师没有资格说也不能说“哪些肯定要考,哪些肯定不考”。
这位人士指出,一些所谓的“名师”,在编造自己押题率、通过率的同时,还宣扬“在考试冲刺串讲阶段有更新更准的考试信息”,并向学生暗示自己和命题组成员有密切的关系,这样学生会因为这些人背后的身份而多少信一些。其实这些噱头的背后都是利益,其真实性可想而知。
押题反会弄巧成拙
究竟孩子们是怎样看待押题的呢?就读于沈阳市第四中学的一位女生告诉记者:“其实我和同学们对于这些押题材料和补课班并不是很看重,基本上面所写的所讲的,我们平时也都练习过,但父母的好意总不能拒绝,但我们并不相信看懂那些就会考上好大学。”
20中学的张老师告诉记者:“押题容易给学生造成投机和侥幸心理,一旦对押题产生依赖,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高考的大多数题型和知识点都是高中见过的;如果在考试中见到了似曾相识的题目就觉得是押中了,进而开始回忆答案而不是按照正常思维步骤来解题,对考生的发挥也是不利的。而且即使侥幸押中,押中的题目在总分里所占的比重也是很小的,不会给考生成绩带来本质提高。与其把希望交给‘押题’,不如踏实努力,把做过的每道题都能理解透彻。”本报记者高薇实习生张天毅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