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来源 2009-09-10 17:46:18
揭秘:新中国12次大阅兵台前幕后(组图)
1999年国庆大阅兵
199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3次阅兵正在这里进行。
回首前面的12次阅兵,从程序、内容和礼仪上看,均部分汲取了中国古代、近代和国民党军队的阅兵仪式的特点,在主要形式和内容上也部分模仿了前苏联军队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但在许多地方充分体现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身的阅兵特点。
开国大典阅兵
奠定了新中国阅兵式的基本框架
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指定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杨成武、参谋长唐延杰为开国大典阅兵指挥所主任、副主任。阅兵仪式在整个开国大典内容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从毛泽东主席到下面的各级指挥员对此都非常重视。对人民解放军来说,如此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和队列合成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虽然并不像在战场上那样真枪实弹,但受阅部队作为百万人民解放军的代表,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表现出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的确是不容易的。为了圆满完成阅兵盛大典礼,杨成武、唐延杰亲自带领阅兵指挥所的工作人员,查阅了中外历史上和当代世界军队的许多阅兵资料,并到处求教。
刘伯承司令员早年曾在前苏联留学,目睹了苏军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知道一些有关苏军阅兵的情况,他详细向杨成武谈了阅兵的具体情节和注意事项,最后概括地说:"阅兵无非就是一种特定内容的礼仪,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搞好了,目的也就达到了。"他的这一讲话,使担负阅兵具体工作的人员心中有了谱。陈毅司令员的解说更直截了当,他说:"组织阅兵不难,没有什么了不起。多少仗都打胜了,还愁搞不好一次阅兵?不就是队列吗?通过队列,把我们的军威显示出来,让中国老百姓看看,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军队。"
阅兵指挥所根据众人提出的意见,对阅兵程序和细节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在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下,初步形成了《阅兵典礼方案》,内容包括受阅部队的选调、编组、阅兵程序、阅兵礼乐、受阅前的训练等。拟定阅兵式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两个大部分。党中央批准了这个方案。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基本是依照这个方案进行的,人民解放军在天安门广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盛大阅兵。
新中国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是我国现代阅兵式的蓝本。至今,我军的阅兵程序和内容基本无大的改变,仅在方队和人员的规模、数量上有所增减和变化。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