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11-10 10:49:14
摘要:我们认识他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滨江区宽阔的大马路上,赤着胳膊,皮肤黝黑,拖了双拖鞋……我们上前和他“搭讪”,原来他是去给在附近工地工作的爸爸买两瓶啤酒,那么热的天,爸爸中午从工…… |
有人称农民工子女为“民工第二代”,也有人叫他们为“城市新市民”。暑假,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工地上的“小贵族”
在杭州市滨江区一个工地上,我们认识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是小新艳。小新艳是浙江嵊县人,今年读五年级,穿着白底小花连衣裙,蹦蹦跳跳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她和我们想像中的民工小孩不一样,讲着标准的普通话,扎着城里小女孩流行的羊角辫。
小新艳告诉我们,她爸爸是这个工地的后勤部经理,她白天就在爸爸有空调的办公室里看电视、做功课。
“没有小朋友陪我玩,就我一个人,有什么好啊。”我们本以为不错的居住环境会让小新艳的暑期不像别的民工子女那样饱受煎熬,可是她却给了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由于相关规定小孩不能进入建筑工地,而且现在杭城很多建筑公司的工人绝大多数不带家属,所以小新艳白天只能一个人在工人的生活区里,经常与她一起玩的是工地对街小卖部的一个小孩。“我还想帮爸爸做做事情,可是工地我进不去。”
工地里的“小贵族”遇到了和城市里孩子一样的问题,而她的空间更小。在人生地不熟的杭州,小新艳想回家了,“家里有同学,而且我可以跑出去玩。”
爸爸很孤单,我来陪爸爸
余程宽,一个听上去很老成的名字,我们眼前的“余程宽”是一个13岁的男孩。
我们认识他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滨江区宽阔的大马路上,赤着胳膊,皮肤黝黑,拖了双拖鞋……我们上前和他“搭讪”,原来他是去给在附近工地工作的爸爸买两瓶啤酒,那么热的天,爸爸中午从工地回生活区吃饭的时候也好降降温。
“小弟弟,今年几岁啊?”
“13了!下半年我就读初一了。”显然小程宽对我们的称呼有点不满。
“小伙子,你跟你爸爸一起来杭州的?”
“我是来陪我爸爸的,在这里他就一个人,我放暑假了就来陪陪他。”
这个“小伙子”让我们吃了一惊。
程宽告诉我们,他在工地的生活区白天帮爸爸做“内务”,洗洗衣服,烧饭,也会去食堂看会儿电视,晚上就看看书,做做暑假作业。
“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吗?”
“我们都不太认识,玩不起来。”
或许是小程宽的确是“小伙子”了,他觉得玩,似乎不应该是他这个年龄的孩子追求的。
由于我们还要采访关于杭州市开展民工学校的情况,晚上我们又来到了小程宽所在的工地。在工地的课堂里,我们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小程宽第三次让我们吃惊,他腼腆地向我们笑笑。
13岁的“小伙子”在追求什么呢?
夜色中的“城市新市民”
杭州和睦新村附近有一条“夜市街”,每到傍晚,这条小街就会热闹起来。在这条“夜市街”里商贩和顾客几乎都是附近租房的外来务工者。在街边,一群小孩在那里追逐嬉戏,在昏暗的路灯下,他们就像一个个精灵穿梭在来往的人群和自行车中。
张师傅夫妇是河南人,已经在杭州待了6年,他们的孩子是那群“精灵”中的分子。
“没事吧,那么多孩子在一起玩。”看着自己5岁的儿子在那里横冲直撞,妈妈用一种企盼的口气对我们说,从她眼神里我们读到了无奈和担心。
“今年下半年,我们准备把孩子送去读学前班,可是又听人说外来民工的小孩在杭州读书很困难。”张师傅叹了一口气,他说他还是想让孩子留在杭州,但学费实在昂贵了。
“我们别的什么要求也没有,主要为孩子,能让小孩上学,生活过得舒服点就够了。”张师傅在听说我们是记者的时候,希望我们能够传达他的心愿。
离开这条“夜市街”的时候,“精灵”们传来了一阵阵天真的笑声,这群被人称为“城市新市民”的孩子在昏暗的路灯下,以及自行车、汽车的铃声和汽笛声中成长。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