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11-12 14:58:19
摘要:1997年大学毕业时,韩旭凭着优异的学业成绩和系学生会主席的实践经验,留校担任辅导员。“辅导员事情忒多,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玩、心理、情感和社会活动等得管着,评优、评奖、入党…… |
12年前,她,作为一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留校任辅导员。
12年来,她,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始终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爱心和智慧。
12年后,她,继2006年荣获山东高校首届“十佳辅导员”荣誉称号后,又荣获2009年度“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和“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2年的敬业与执著,12年的喜乐与忧苦,12年的激情与坚守,她用爱心、智慧和辛勤,把大学里最基层的“小角色”工作做成了众口赞誉的品牌,用她的非凡爱心演绎了一个非凡的校园传奇。
她——就是被学生冠名“韩姐”、“韩导”和“韩韩”等亲切绰号的我校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辅导员韩旭。
思路—定位—成效
1997年大学毕业时,韩旭凭着优异的学业成绩和系学生会主席的实践经验,留校担任辅导员。“辅导员事情忒多,学生的衣、食、住、行、学、玩、心理、情感和社会活动等得管着,评优、评奖、入党、考研、助学金发放等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需费心费力去做好。刚工作时,我总是很忙很累,却老觉得有点瞎忙似的。”韩旭说,“于是我处处留心,期望找到某个工作载体和定位,以承载我的忙碌。”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偶然的启示,使她萌发了新的工作思路。有一次,原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崔张贺给辅导员开例会,他在小黑板上写了《孙子兵法》中的“兵倚正,以奇胜。”韩旭说:“这与校训中的‘守正出奇’有异曲同工之妙,仿佛是送给我的真经宝典,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扉。那时我就想,辅导员工作要有新的定位,我所在的系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活动,精品活动,甚至是品牌活动。”
思考以谋事。很快,韩旭在实践中找到了她所寻找的工作载体和定位。在学业管理方面,她建立了严明有效的“两个层面、三个联系和四个环节”制度。两个层面即全体学生和需关注的学生;三个联系即联系任课老师、联系个别学生家长、联系需关注学生;四个环节即平日的学风建设、特殊时期的学习引导、考前鼓励和督促、考后的总结和反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德育工作,丰富文化生活,在学院的支持下,她创建了国旗班,组织开展了我做博士小助手、美文颂读和面对面论坛等12个校园活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韩旭一手创建的国旗班,已出色完成各类场合升旗仪式三千余次,在2002届至2009届的42名国旗班毕业生中,党员占80%以上,考研录取率在90%以上,其中考取北大研究生的有13人、考取清华的有6人。此外,国旗班还于2001年荣获青岛市“十佳志愿者服务集体”称号,2007年荣获山东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奖”。她组织开展的我做博士小助手活动,目前已累计提交“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作品57项、科技论文40余篇,获省、市奖励多项。2005年,从我做博士小助手活动小组中选出的3名学生赴美参加国际大学生环境设计大赛,一举获得“杰出创新奖”,为祖国和学校赢得了荣誉。院党总支副书记陆婕说:“这一系列制度和活动,是重视团队精神、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成功范例,已在学生中形成品牌,效果自不待言。”韩旭说:“荣誉来自学生,属于集体,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辅导员工作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五百多个学生的日常事务,全是琐碎加琐碎,却是哪一个也马虎不得。韩旭总是随身带着一本工作日记,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心理、家庭情况、谈心日期和要点、已做和要做的事以及每个班里的各种事情等。郎晓辉是韩旭带的2006届学生,毕业后留校任辅导员。提及韩旭,他动情地说:“不说别的,韩老师的工作日记至少有20本了,少说也有几百万字了吧,而且那上面的每一件事,都是她亲自做过的。
我们真的都很感激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那些毕业的同学,不管是聚会还是出差到青岛,必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要来看看韩老师。”
我深知这份事业的神圣和无上价值
天天月月年年,在忙忙碌碌中,韩旭始终以她细腻的爱心去抚慰和鼓励那些年轻而娇嫩的心灵,以她强烈的责任心去培育贫困生和行动有障碍学生的更多自信和自强。
12年中,韩旭带过9位行动有障碍的学生。2003级有位沈同学,身世非常不幸,五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受刺激精神失常,丧失劳动能力,他初中时遇车祸,因无钱医治,落下腿部残疾。开学报到后,这位同学因为担心父亲无人照顾,入学两月离校返家两次。韩旭了解情况后,立即去家访。当她看到破败冰冷的草屋,看到神志不清、衣衫褴褛的沈同学父亲时,百感交集,当即委托村委会照顾沈父,后来又几次代表学校送去慰问金。沈同学也在学校资助下稳定了学习情绪,继续学业。大四刚开学,韩旭带头为沈同学筹款,让他参加物流师培训班,后来又帮他利用视频成功面试并签约。目前沈同学工作和生活已越来越好。
繁忙的工作中,总有许多令韩旭终生都忘不了的感动。一天早上,韩旭在办公室门口发现一小袋已洗净并腌好的小鱼,奇怪的是还有一包开了封的盐。原来约一月前,有位特困生的妈妈来青岛打工,因迟迟没找到工作,盘缠用光陷入困窘。韩旭知道后立刻安顿好这位妈妈,并四处托人为她找到一份家政工作。为了感谢韩旭,这位妈妈在一个月后刚发工资的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在给雇主买菜时用自己的微薄工资买了小鱼和盐并洗净腌好,连同剩下的半包盐一并送到了韩旭办公室门口。
一位双目失明的家长,听说韩旭要去家访,用干瘦的双手摸索着把长满野草的小院打扫干净。相依为命的父女俩面对家徒四壁的艰难,坚强乐观,心中装满的是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激。一位单亲妈妈把一针一线纳出的鞋垫儿,送给韩旭以感谢她用自己的工资,为她孩子买参考书付竞赛费。
每逢节日,韩旭都会收到很多在校学生和已毕业学生的问候和祝福。张婧在祝福卡上写道:“韩导,忘不了你晚上工作到很晚的场景,忘不了你细心观察贫困生后送给他衣物的举动,更忘不了在我最困难时期你给我的安慰、帮助和鼓励。”学生郑敏辉写道:“因为你的付出,才使我们如此幸福,……”韩旭感慨地说:“12年了,有过许多困难和挫折,是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是学生和家长们的深情,使我走到今天,也使我深知这份事业的神圣和无上价值。”
长相守——是种考验
12年中,韩旭曾有两次可转做教学工作的机会。最近一次是在2008年1月,韩旭当时已博士毕业了,韩旭回忆说:“当时我已过30岁了,确实想过转了算了,但一想起那些学生们,还是选择了留守。”
新时代、新形势对辅导员的定位和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辅导员去更多思考、学习和探索。韩旭对此有深刻认识,她说:“辅导员工作不仅仅是一种理想和实践,也不仅仅是一种激情和职责,我热爱青年学生和我的工作,这个职业就是我的事业,在我内心,始终都有一份发自灵魂的强烈责任感,催促自己不断总结,不断前行,不断创新。”
工作之余,韩旭坚持自我总结、学习和提升。她撰写的《辅导员手记》在《青岛大学报》上连载,引起持续强烈反响;她撰写的论文《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变化及自身素质的锻造与提高》,2008年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三等奖。
《士兵突击》里老A队长袁朗曾对他的士兵说:“长相守,是种考验。”韩旭说:“我是‘突迷’,长相守的考验,对我而言,就是在这个岗位上,继续认真负责,努力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充实而美好的大学生活。”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