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09-11-12 15:59:16
摘要: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勤劳智慧、能歌善舞的马游坪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彝族史诗梅葛,其演唱分为“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四种类型。每逢民族节日…… |
近年来,姚安县依托彝族梅葛文化资源优势,认真贯彻落实楚雄州人民政府彝族梅葛文化传承保护现场办公会精神,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狠抓项目开发建设,全力打造马游坪彝族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不断提升梅葛文化品牌,使其在国家级文化遗产宝库中大放异彩。源远流长梅葛溢彩
姚安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享有“迤西文献名邦”、“花灯之乡”、“梅葛故地”的美誉。彝族梅葛是彝族历史图腾的“百科全书”,被视为彝家的“根谱”。“梅葛”一词属彝语译音,是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因全部用“梅葛调”演唱,故取名为“梅葛”。彝族梅葛最早发源于姚安县官屯乡马游村,从这里起源的彝族长篇叙事史诗——梅葛,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50年代,马游坪彝族艺人罗学明曾到人民大会堂演唱,1982年出席“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获文化部嘉奖。1961年,郭沫若赋诗“百花齐放在边疆,十二兄弟聚一堂,造地造天齐努力,歌舞梅葛溢芬芳”。美国友人马克·本德尔先生曾亲临马游村考察采风,把《梅葛》翻译成英文于1987年3月在美国《探险》杂志上向世界发表,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90年6月,马游坪彝族民间艺人组成的“云南·楚雄彝族民间艺术团”应邀赴日本石垣市参加“第三届亚洲艺术节”,全面演绎和诠释梅葛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受日本人民的欢迎。2006年7月28日,马游坪村彝族梅葛文化保护区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7日,彝族梅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千百年来,世世代代勤劳智慧、能歌善舞的马游坪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彝族史诗梅葛,其演唱分为“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娃娃梅葛”四种类型。每逢民族节日、婚丧嫁娶、起房盖屋,男女老幼围聚篝火或火塘旁,弹三弦奏芦笙吼梅葛,演唱彝族歌舞,通宵达旦。古朴的民族民间歌舞反映了彝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涌现出了骆学明、罗英、罗斌“彝族梅葛文化世家”的典型和省级民族民间艺人郭有珍、郭自林、罗玉芳等。如今,山外人一提到马游坪,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流传于此地的彝族梅葛,马游坪梅葛文化几乎就是姚安县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一个代名词。
马游坪彝族多彩的彝族服饰,浓郁的彝家火塘、婚俗、“串姑娘房”、芦笙舞和朵觋祭祀等民俗风情,以及古民居、传统农耕、乡村饮食等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村居住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和社会文化等四个部分。马游坪彝族传统的住房最为典型的是土掌房和木垛房,随着社会的进步居民建筑逐步改成宽敞的土木结构楼房。马游坪彝族服饰被视为彝族文物活宝库中一块光彩耀眼的瑰宝,从布料、织线选用、色彩搭配、款式取舍、缝剪刺绣、花纹图案和首饰等方面都蕴含着深刻的彝族文化内涵和特点。马游坪彝族群众热情好客,喜欢饮酒和喝茶,中老人还喜欢抽旱烟,饮食不讲究精烹细调,喜欢吃寸厚大块肉。马游坪彝族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义学堂距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马游坪彝族的婚俗十分古朴有趣,彝家村寨至今还延续着一种彝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传统方式——“串姑娘房”。
传承保护梅葛争辉
关于彝族梅葛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传承保护工作早在50年代就开展过。1958年9月,云南省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对彝族梅葛进行全面的调查、收集、整理、翻译,1959年9月编辑出版了彝族创世史诗《梅葛》,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部彝族创世史诗《梅葛》长达5770余行,分为“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事”四个部分,以其独特的想象和质朴的语言,描述了彝族古代历史发展的轮廓,描绘了古代彝族先民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展示了古代彝族先民的恋爱、婚事、丧葬、怀亲等奇异的风俗习惯,被称为“彝族的百科全书”。
进入“十一五”以来,姚安县紧紧抓住全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全州建设“彝族文化名州”的历史机遇,提出了实施“文化荣县”战略、建设“文化姚安”、构建“中国福地·福禄之城”的重大战略部署,把打造彝族梅葛文化品牌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为了有效传承保护彝族梅葛文化遗产,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县委、政府组织编制了《楚雄彝族自治州马游坪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规划》,相继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梅葛文化传承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建设。为改善马游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把马游公路列入了“通达”工程完成了路基改造,启动了马游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马游小学学生宿舍楼,实施马游义学村扶贫整村推进项目铺筑石板路1条,对马游村委会3间接待室进行改造。为改善马游村的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5000亩,新栽核桃1400亩,实施沼气池示范建设、节柴改灶和推广利用太阳能。为整治村庄环境,展示马游坪独特的民居文化,对义学村部分农户进行了房屋外墙立面改造试点,对大村部分农户进行了人畜分离改造试点,通过改造使民居从墙体外观、结构、花纹等方面充分展示彝族梅葛文化特色,还原彝族民居固有的风貌。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马游村“义学堂”进行修复,广泛收集梅葛文化的书籍、音像资料、乐器、刺绣、手工艺品和劳动工具等民族文物,设置刺绣、生活用品、书画、影像等四个展区,建成马游民族文化展览室;邀请中央、省、州各级强势媒体,组织拍摄了《梅葛故地,彝州文府——姚安》、《彝家人在年关里的日子》、《坝子上的福禄之地》和《姚安梅葛》等电视专题系列片在中央、省、州、县电视台播出,提升了姚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编辑出版了《千年知府——姚安》、《文化姚安》、《姚安文史》、《爱我姚安》等书画刊物和《梅葛歌王》、《品读姚安》、《鬼蝴蝶》等小说集、散文集,图文并茂对彝族梅葛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推介;成功申请注册了“梅葛文化”知识产权商标,有效保护了“梅葛文化”品牌。近年,在马游小学推行芦笙舞代替课间操的试点,采取以师带徒的方式定期不定期请老艺人给青少年传授梅葛文化;成功举办了三届彝族梅葛文化节,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楚雄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彝族梅葛文化的传承保护,专门安排到楚雄挂职的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舒建新副州长挂点扶贫梅葛故地——马游坪彝村。舒副州长对彝族梅葛文化情有独钟,视梅葛文化的传承保护为已任,多次深入该村调查研究,并以专家的视野对梅葛文化的传承保护进行了科学的审视和定位,充分利用自身社会活动广的优势,多方协调资金,争取项目,聚集人气,极力推进梅葛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在舒副州长的积极倡导和协调下,在挂点扶贫的马游坪彝村成立了“中国彝族梅葛文化传习所”、“中国彝族刺绣研发中心”、“云南画院写生基地”和“青州马游坪梅葛希望小学”。今年初,在姚安隆重召开了楚雄州人民政府彝族梅葛文化传承保护专题现场办公会,统一思想,整合资金和项目,全力推进重点开发项目的实施。
开发利用梅葛耀眼
为做好彝族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发建设,姚安县在楚雄州人民政府彝族梅葛文化传承保护现场办公会的具体安排部署下,根据《姚安县文化旅游总体策划方案》和《姚安县特色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修改完善《楚雄彝族自治州马游坪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规划》,将官屯乡的马游、黄泥塘、三角和左门乡的地索、左门、花椒园融入彝族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之中,着力打造“中国—姚安彝族梅葛文化节”和“中国—姚安彝族葫芦笙文化节”,以这两大传统节日为依托,有效推动彝族梅葛文化和葫芦(福禄)文化的研究开发,以福禄文化为依托,积极开发彝族居住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宗教祭祀文化和彝族传统歌舞等,以梅葛文化、民俗风情、观光休闲为主打造姚安县城——马游坪——黄泥塘——三角——地索——左门——花椒园精品旅游线,将彝族梅葛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成中国知名、世界唯一彝族梅葛文化风情精品旅游线,把姚安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梅葛故地”、“梅葛歌舞之乡”,让梅葛文化品牌跨越深山,走出县门,迈上国际大舞台,在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大放光彩。
今天,当你走在姚安的每一寸土地上,都会感到有一种无法阻拦的热流在她18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奔涌,你会感受到20多万姚安人民心中有一种火一样的执著和热情在感染着你——重视建设文化、传承保护梅葛,这是今天的姚安人民构建“文化姚安”奏响的一曲曲乐章。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