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在线 2009-11-12 17:42:08
《今日早报》报道“看到当初的想法付诸实践,感觉很欣慰。虽然这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但对今后高考的选拔机制和教育的创新来说,无疑是一大步。”昨天下午,作为最早报道“杭二中校长提议实名推荐学生”的媒体,早报记者再次采访了“实名推荐制”最初的提议者――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听说北京大学公布了自主招生“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一脸兴奋。
从昨天开始,北京大学开始接受参加“实名推荐制”学校的书面申请。到11月12日为止,包括浙江省在内,全国13个省市的中学校长都可以向北大招生办提出书面申请。通过评审的中学都将获得北大“实名推荐”的资质,并可按分配名额推荐优秀学生。
获得资质的推荐生将被公示一周
11月8日晚,北京大学招生网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
按照该方案,实名推荐的招生对象为北京、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陕西、新疆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但这13个省市的中学校长并非都有推荐资格。
北大招生办介绍,有意向参加“实名推荐制”的学校必须在11月9日~12日,以所在中学和本人名义,向北大招生办提交关于参加“实名推荐制”的书面申请。然后,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将根据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对递交申请的中学进行评审。
得到校长推荐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北大自主招生的面试环节,面试合格者将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北大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据北大招生办老师透露,通过“校长实名推荐”方式录取到北大的学生,原则上控制在本科招生计划的3%以内。
了解到,北大往年在全国的本科招生计划在2650人左右,2009年在浙江的计划招生为55人。
为了保证推荐学生的质量,北大表示,如果当年没有符合推荐条件的学生,具有资质的中学也可以不推荐学生,资质将自动延续。北大也将会在招生网上对获得“实名推荐”资质的中学、校长及推荐学生、推荐理由等,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当初的提议者心中已有初步人选
去年高考前,当时还是杭二中高三学生的李昕欣,虽然成绩始终排在全年级前10位,也是全国化学竞赛冬令营一等奖获得者,但由于名次靠后,没能获得去年北大的保送资格。
但在叶翠微看来,这么优秀的学生,不能被保送太可惜了。于是,他挥笔专门给北大写了封推荐信。信件引起北大重视,最终促成实名推荐制出台(详见本报今年7月14日报道《北大招生“实名推荐制”缘起杭二中校长一封信》)。
“从大的方面来讲,这代表了高考的一种新形势,让更多优秀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小的方面讲,我当初的想法能付诸实践,也算是为人才机制的革新尽了绵薄之力。”对于北大能采纳自己的建议,正式发布“实名推荐制”的具体实施方案,叶校长感到非常欣慰。
“我当了十几年校长,每年都有遗憾,因为总有优秀的学生由于分数的原因,和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叶校长说,这就是他最初向北大提议“校长实名推荐”的原因,“高中阶段的学习不一定要熬到高三的6月份,有的学生用两年半的时间,甚至两年就可以完成高中学业,为什么不让他们提前进入优秀高校的视野呢?”
“真正的英才培养模式,需要社会具有包容心,要给偏才、怪才更宽容的发展空间,我提议的‘校长推荐制’,并非为了让学生回避高考,而是为优秀学生设计的高考‘立交桥’。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这虽然只是一小步,但对人才选拔机制、甚至是学生的一生来说,都是一大步。”对于具体的推荐人选,叶校长表示已经有了初步的意向,“但这并不是由我一个人决定的,我背后有一个推荐团队,推荐对象必须得到高三学生、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公认。”
浙江获得的名额可能只有个位数
对于北大最新发布的“校长实名推荐”实施方法,记者在早报QQ群里做了一个随机调查,大部分网友都对这种尝试表示认可。“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获得的优惠政策是降30分,最后他们还是需要经过高考。应该说,这些学生本身就非常优秀,而且北大也强调了监督机制。”何女士的儿子在浙大附中读高三,虽然可能够不上“被推荐”的资格,但何女士十分赞同北大在招生制度上的这种尝试。
那么,其他学校对“实名推荐制”持何种态度?校长们愿意承担“实名推荐”的风险吗?昨天,记者联系了杭州的各所重点高中,大部分校长都表示有意向加入“实名推荐制”。
“我们学校每年都有10多名学生能进入北大,应该说,‘校长实名推荐’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意愿,北大也希望我们学校能加入,上周末,北大招生组的老师已经和一些优秀学生见面座谈过”。学军中学校长马里松表示,“实名推荐”并不是校长一个人的权利,最终还是要由年级组综合评定,“在推荐时,我们会考虑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而刚刚接待完北大招生组的杭外校长林卫民,和正在安吉天荒坪的杭高校长缪水娟,都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估计全国被推荐学生的总人数不到100人,而浙江的名额可能只有个位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北大浙江招生组组长焦维新老师表示,浙江省获得“实名推荐”的具体学生人数还没有最终确定,“具体人数还将视申请学校以及中学推荐学生的情况而定。”
省会一些知名高中积极“申报”
昨日,记者了解到,北大试行“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方式,得到了不少校长的认可,省会一些名校表现得比较积极。
郑州市一中校长朱丹说,“校长实名推荐制”是高校招生制度的一种创新,是高考招生的一种辅助手段,他们将会申请报名参与。
“我们会将最好的学生推荐给北大,不仅因为北大有严格的审核,作为校长我是在拿自己的名誉作担保,一旦自己推荐的学生有问题,不仅学校的推荐资格会被取消,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名誉和学校的公信度。”朱丹说。
“校长实名推荐制是一种创新,但推广起来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一知名学校的校长说,不过学校仍会考虑申请。
此外,郑州外国语学校表示,学校会报名申请,如学校获准推荐的话,他们将制定具体的推荐标准,“到时会组织测试,成绩肯定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我们将按照分数排名以确保公平。”
省实验中学也表示,今年北大的自主招生政策他们已了解,学校将会组织讨论,对于是否申请参与今天将有结果。
而对于此前网上盛传的高中可能“推良不推优”的质疑,北大招生办表示,学校将通过专业评审团的筛选和考核,确保推荐入围考生确实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是值得北大招收的人才。
重庆商报
本报讯(记者秦健实习生任波)北大明年自主招生将首次在我市等13地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昨日,一中、南开、八中等7所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均表示,要向北大招办提出书面申请,以获得“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
“此举给各项综合能力很强的优秀学生又提供了一个进入北大就读的机会,这是件好事情。”昨日,八中校长张勇表示,他们已经向北大招办提交了相关书面申请。
“我们学校会积极申请的。”一中校长鲁善坤表示,业内人士多年来一直呼吁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如今北大率先落实,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以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南开、巴蜀、外国语学校等几所市教委直属重点中学均表示,学校将向北大提出申请,争取成为重庆具有“校长推荐”这一资格的学校。
“推荐的标准具体是什么?”昨日,针对不少家长的担忧,张勇表示,学校通过北大审核后,将提前对高三学生进行笔试、面试,然后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地进行选拔,向北大推荐最优秀的学生。
“赋予校长推荐的权力不等于校长可以"暗箱操作"。”鲁善坤表示,学校通过审核后,虽然在推荐名单上最终落的是校长的实名,但实际上它代表的是整个学校的意见,包括学校教师群体以及高三考评小组的意见,整个推荐过程应该是公开透明的。
长江日报武汉部分中学支持北大明年试行“实名推荐制”
个别校长称实际操作难
本报讯(记者黄征通讯员曾艳)明年高考,北京大学将在包括湖北在内的13个省份试行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简称“实名推荐制”)。我市部分中学昨日表示,支持这—改革。
中学要制定相应制度
华中师大—附中、武汉二中、武汉外校、武钢三中等学校近年有不少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考入北大。华中师大—附中和武钢三中昨日表示,将向北大提出“实名推荐制”申请。
华中师大—附中校长张真说:“往年部分优秀学生没有通过高校的自主招生笔试,失去了读名校的机会。获‘实名推荐制’资质的中学校长推荐的学生可直接参加北大面试,这有利于高中课改和素质教育,也有利于高校选拔有个性、有特长的人才。”
张真表示,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要改革,但目前社会诚信度不高,口子不能开得太大,更不能让“实名推荐制”成为变相的“开后门”。她同时认为,中学校长代表的是学校,中学要制定相应制度确保公平公正。
校长会推荐最优秀的学生
武钢三中校长周新华说:“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大学教授向工作单位推荐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中国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但我认为北大改革是很好的尝试,也给予了中学—定的自主权。我非常支持多种模式选拔人才的方式,如能获得推荐资质,我会推荐最优秀的学生。”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