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度教育社区 作者:李石华 2010-02-09 08:57:35
前言 谁决定孩子的命运
“孩子聪慧或愚钝、成绩优秀或糟糕、品质高尚或低劣、人格健全或残缺,一切都流转变化,但它们似乎总是被什么东西决定着,就像是已经注定了一样。”
——阿德里安·爱尔维修《论精神》
再也没有比教育更让家长激动的词语了,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几乎天天提到它,无时无刻不听到它。但是,关于如何才能将孩子教育得更好,却是一个难乎其难的问题。
为了帮助理解这一谜题,我们不妨再听一听法国教育家阿德里安?爱尔维修的理性思辨:
从孩子一获得生命和运动能力的时刻,教育就已经开始了。模仿与追随是人的天性,于是他们的真正教师,其实是他们周围的对象,他们的全部观点、意识、习惯、性情……都是从这些教导者之中得来的。
现在我们明白,教育的真正意义何在了。
教育,是让一切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正确的心智、美德、与天才,让正常的孩子日趋伟大,让有缺陷的孩子获取幸福。其前提是,我们必须掌握一种缔造伟大与幸福的工具,这种工具正是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式与环境,而每个孩子都只是教育下的产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着怎样的教育,也就有着怎样的孩子。
因此,这一缔造未来的教育过程,从时间上讲,开始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从空间上讲,则是处在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
当我们了解了这一切之后,不妨自问一下:
在当下的中国,我们的家庭教育,可曾达到了足够的高度,足以为我们的孩子缔造伟大与幸福?
在许多中国父母看来,他们无不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为子女铺垫一条成功之路,愿意为其提供最充足的资源支持,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满意者少,失望者多。
看到这样的现状,相信没有人不会感到悲凉。这几乎是一个民族教育方面的最大悲剧。
也许有许多专家、学者,会为我们分析出中国家庭教育的无数成功之处,无数家长们也可以现身说法,告诉我们用中国家庭的模式来教育子女,有着怎样的先天优势。
但是这些都是无用的,心血是心血,资源是资源,成果是成果。这其实是三个关联甚少的不同概念。最成功的孩子,不一定享受着最多的心血与资源;反过来,那些不成功的案例中,又有几个是因为家长的放任自流与熟视无睹而造成的?
我们有许多的家长,都是“心血痴迷者”,都是“资源迷信者”,总是以为,我投入了那么多的心血,我为孩子提供着那么多的资源,我为他缔造了最好的教育环境,我的孩子凭什么不成功呢?
遗憾的是,教育的规律不是这样运行的,教育环境也不等于时间与金钱的简单叠加。在孩子复杂而又简单的心理过程中,在孩子不确定而又有迹可循的成长过程中,无论心血、精力还是资源,都不是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决定我们家庭教育成与败的,以至于最终决定我们孩子一生命运的,是我们家庭教育的方式与环境。
当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之于教育整体的意义时,一个严峻的问题也就呼之欲出了。
这就是,作为我们每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中国的家庭教育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弊端?或者说,究竟是哪方面的欠缺,才导致了中国的家庭教育,在长时间以来一直问题重重。
总结起来,中国的家庭教育的欠缺与败笔,集中体现在10个方面:
第一: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同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二: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
第三: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
第四:教育手段单一,家长演变为应试教育的同谋者。
第五:教育方向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第六:家庭观念淡漠,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七:未来定位模糊,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八:道德教育沦陷,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陷入超级空白。
第九:生活训练短缺,以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来掩盖教育观念的不足。
第十:性教育近乎空白,以至于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这些缺乏的因素,有些表面上看起来不过是存在于表层的现象,然而当它们汇集成为一个民族的共性时,就意味着我们的家庭教育的确出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问题。我们如同驾驶着一艘漏洞百出的陈旧大船,这艘大船可能不会立即沉没,而是像残舸一般漂流终日,最终在风暴中粉身碎骨。
令人心惊的是,正是这艘大船,正承载着万千家庭、甚至于整个民族的希望。
由此,我们才针对存在于现时万千中国家庭中的现象,从理论上辨清各类心态的由来,找到家庭教育所必须的因素,进一步看到我们的家庭教育究竟缺少什么,以帮助万千家长摆脱困惑为起点,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一场从智慧到命运的成功捷径。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中最伟大的试验之一,尽管在这场试验中,任何失败都是无可挽救的,但继续将未来的希望投放在问题重重的旧船上,则代表着注定的失败,而那将是我们绝对无法忍受的情势。
正因为我们无可选择,所以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当你正准备阅读中国家庭教育的所有败笔与欠缺之前,笔者必须开始这样的叙述——本书正在为家庭教育注入希望,在这个过程里,需要的是每一个家长的反思与鼎力相助。
第一章 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同时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一种畸形心理,当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后,温柔就会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就会化做一个圈套。除了溺爱,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又岂能找出一个借口,去挑战和反对瞪着大眼、攥着拳头、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家长的种种威严?
·导读 | ·1. 错位的人性之爱 |
·2. 爱的精髓 | ·3. 自立是成才必由之路 |
·4. 给孩子真正的支持 | ·5. 让孩子走出爱的牢笼 |
·6. 成功真正的动力之源 | ·7. 神童的悲剧 |
·8. 孩子为什么害怕考试 | ·9. 双轮驱动的教育模式 |
更多内容正在更新中,敬请期待……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