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合 作者:中考网整合 2010-02-22 11:07:46
今年的物理全国决赛即将开始,2008年儿子的竞赛之路,总体来说是道路曲折,结果光明,也经历了有惊无险的过程。
儿子来自鲁西南一个中等城市的重点中学。学校是百年老校,培养出乔羽、来鲁华等重量级人物。
学校的教育模式基本围绕高考进行,对于从初中阶段就爱好竞赛的儿子来讲,学校内可以利用的资源不多。好在他的物理老师是个善解人意之人,仅仅几节课下来,就感觉到他在课堂的反应与众不同。经过单独交流,知道进入高中之前,他就将高中物理课本自学了三遍,当然属于走马观花型,基本原理了解,做题量远远不够。经过几次接触,感受到他对物理的感觉和悟性不错,而且兴致高昂。于是,老师破天荒把儿子推荐到学校上届的物理竞赛培训小组,让他跟着听课。没想到几节课下来,就引起了老师的高度关注。接下来,每周跟着竞赛小组听两节课,成了他与同学的不同之处。儿子对于物理竞赛的程序、意义也有了更过的了解。知道了如果进入省级赛区一等奖(山东省前50名),高考就会有20分的加分,还具有重点大学保送资格,当然想进入清华、北大,省级一等奖的分量就显得轻了。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老师给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2007年进入全省前50名。对于这个目标,我不置可否,但也没有反对,只告诉儿子尽力就好,先不要想结果,毕竟你才高一。说实话,对于省级一等奖,我没有报一点希望,因为,本校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这种奇迹。高一取得省一等奖,对于省城及胶东的几所学校不是新闻,每年多少都有这种学生。但是地处鲁西南的中学就没有这种荣耀了。
复赛的结果如我所料,儿子取得了省级二等奖,不过在全市还是第三名的成绩。
经历了这次复赛,儿子的自信有些受打击,不过也见识了什么是高手、牛人;什么叫人外有人。复赛回来,老师、我跟他一起分析了走竞赛之路的得失及艰辛,当他下定决心继续走下去的时候,我心里却盘算着另外两条路——自主招生、高考。
有了目标,他才真正踏下心来,一边从网上购买竞赛用的书籍、材料;一边制定了竞赛学习日程表,我帮他绘制了竞赛倒计时日历。并在每页日历上记录完成的内容。这样,儿子向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走来。
物理课上,他可以随意听课,对于已经掌握的章节,就会申请到老师办公室学习竞赛内容。竞赛老师为他量身定做测试题目,为了了解其他竞赛选手的情况,收集更多资讯,他做起了《高中物理竞赛论坛》的版主,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结识了不少外地高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008年物理复赛前夕,儿子得到了一个国家级金牌教练垂青,通过关系临时借读了一个月。来到省城中学,他如鱼得水,解决了难题无人解答的窘境。一个月的训练,理论、实验水平大有提高。教练说儿子具有了冲击省队的实力,接下来就是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了。
九月的济南稍稍有些凉意,我陪着儿子参加复赛。山东省参加初赛的学生有7万人,进入复赛的有2500人。我心里明白,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心情放松、放松、再放松。表面让孩子放松,自己心里又怎能放松起来呢?赛前的那个夜晚,我尽量找一些轻松的话题跟儿子聊,并小小地满足了他吃西餐的愿望,儿子基本做到了放松。
送儿子走进考场,家长们三五成群地交流着体会。此时,每个人的心都悬着。当看到儿子兴奋地走出考场,我感觉进入第二轮的实验考试有希望了。儿子自己估分在140分(满分160分),因为本次复赛题目较以往简单,所以,今年进入实验的成绩也会水涨船高。不过,这个成绩进入省队大有希望。
经历了一夜等待,早早赶到山大物理学院门口,已经有同学看到成绩,儿子取得全省第四名,向省队又迈进了一步。第二天的实验成绩决定着孩子的去留。只有两项成绩相加后获得前7名的学生才能进入省队,到北京参加决赛。也只有进入省队才能有被清华北大等名校现场签约保送到机会。
实验考试分了四场,竞赛组委会安排非常严格,所有竞赛选手进入一个封闭教室等待,只有最后一场的学生考试过半,其他学生才能出来,确保考试信息不外漏。
又是一夜的漫长等待,这个早晨我们早早赶到山大,看到了让我激动的名次,儿子总成绩第四名。这时,我和儿子拥抱在一起,击掌庆祝。我在心里欢呼着:北京,我们来了!
接下来,省物理学会组织省队学生集训,并接受了另外两个省的队员,共19人一起训练。这个期间,我去过一次,感觉到儿子的情绪有点问题,有些浮躁。简单沟通后,没太在意。直到我赶到北京,见到随队到京的儿子,心里陡然升起一种不详的预感:儿子的心理不在状态啊,这次发挥很难预测。一同前往的老师开导我,“孩子没事的”。老师,你那里知道,知子莫如母啊!我开始担心起来,这种状态很难发挥正常水平,况且,按照惯例,复赛试题简单,决赛一定会加大难度。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