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 2010-03-26 15:18:57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化学命题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核心方向标,笔者以近两年部分化学中考试题为例,归类分析如下。
1“围绕某一具体知识,进行多维发散”的专题化试题
由点连线、由线成面是中考命题的策略。为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根据“某一具体知识”的不同分类,这类试题的设计构想通常采用如下两种形式:
(1)以某一化学概念或原理(如中和反应、燃烧、溶液等)为试题核心,从掌握概念(或原理)所必备的子核心内容出发,来进行多维命题。
(2)以某一具体物质(如水、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等)为试题核心,从物质的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等子核心角度出发,来进行发散命题。
如2007年南通市中考卷中的第28题就是以上述构想(1)来进行命题的。
[题目]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__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②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1)表中x=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中和反应这一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解题时,考生一定要掌握pH的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要懂得探究性实验中如何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还要根据题目提供的表格数据,在表中利用比例关系填写出溶液的温度变化,然后抓住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引起密闭系统内压强增大,来解释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从而判断中和反应的发生。
2“展现真实生活情景,分析解决问题”的专题化试题
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是中考试题命题的基石。为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这类试题的命题构想通常是以重大新闻、全球问题、热点事件、前沿技术等情境信息材料为载体,挖掘信息中涉及到的、并符合考试说明的知识要点,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的来进行系统设计。旨在让考生积极主动寻求“景”中蕴涵的基础知识、答题目标、内容的取向和问题解决的任务和线索,借助于真实的“景”,动之以“情”,产生情感的体验、做答的动力。
如2007年厦门市中考卷中的第24题,就属于该类试题。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①物理性
质:_________;②化学性质:_________;③用途:_________;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_________;
(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_________;
(6)请提出一个缩小臭氧层空洞的设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信息情境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考生要学会知识迁移,根据平时写化学方程式的经验,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题给信息,准确填写臭氧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善于联想到化学中的其它物质,分析出其利与弊,如二氧化碳的功与过等。
3“构建知识获取过程,开展科学探究”的专题化试题
凸现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是中考试题命题的导向。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仔细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科学探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它已作为一项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被置于“内容标准”的首位。这类试题的设计构想通常基于以下两种方式:
(1)以学生未知的新事物或新知识为探究目标,模拟科学家开展探究的方法,从“提出猜想”到“得出结论”,并渗透化学学科的特色——实验手段,以达到认知结果。该种构想注重的是考生从“猜想”到“结论”整个科学探究形成的过程。
(2)以学生较为熟悉的原有知识为探究目标,在已知结论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获得结论的原有的实验手段和探究方法,提出新的实验探究方法或探究过程,让学生对新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评价和补充。该种构想注重的是考生对新的科学探究方法或过程的评价。
如2006年常州中考卷中的第27题,就是以上述构想(2)来进行命题的。
[题目]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_____(填物质的编号):①石灰石②氮气③铁丝④红磷⑤面粉⑥二氧化碳。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①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
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
(3)①有人建议在装置X处作下图Ⅰ所示的改动,以便可随时切断气流。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有人建议在实验开始后,在Y管末端处增添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下图Ⅱ),大家讨论后觉得很有必要,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不需要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分析第四大题中的27题,表格如下
突出学科特色是中考试题设计的方向。本题是一道学科特色较强的化学实验创新探究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解题时,考生首先要明确常见物质燃烧的条件,然后分析题目提供的实验装置,抓住单个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原理,来检查整套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本题的亮点之一是在设计实验验证木炭燃烧的两个条件:必须要有氧气、温度必须达到木炭的着火点。考生要运用类比的思想,确定在整个装置预先充满氮气的情况下,要达到题目提出的两个实验目的,应该是先验证“缺少氧气不能燃烧”、“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都满足才能燃烧”三者中哪一者?考虑到氮气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方便验证:缺少氧气物质不能燃烧。最后确定验证的顺序是先验证“缺少氧气不能燃烧”,再验证“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最后验证“两个条件都满足才能燃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第一次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了玻璃管,要验证“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必须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后才能通入氧气进行。本题的亮点之二是试题设计的问题(3)中三个小题,都是为树立学生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而设计的,体现了命题者具有很高的学科水平和良好的社会意识。
4“构建物质之间链接,区别推理事物”的专题化试题
坚持继承创新、综合评价是中考命题的源泉。历年来,化学推断题作为一种传统的题型,是普遍认同的极具开发潜力的题型,它对考查学生创新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窥视近两年的中考题,正赋予它新的生长点,不断推陈出新。此类试题设计的构想已不再局限于常见物质的简单转化(如“碳三角”、“酸三角”、“石灰三角”等),而是加大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横向联系,提高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分离提纯的综合程度,增强物质的反应类型、分类与性质的有机整合,因而近两年推断题“亮点”迭出,精彩纷呈,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和综合性。
如2007年苏州市中考卷中的第24题,就属于该类题型。
[题目]A是绿色粉末,G是蓝色溶液,X为常见的稀酸,B、C、D、E、F、H和Y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①、②、③、④和⑤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D_________,E_________,X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创新推断题,主要存在三大亮点:亮点一是采用嫁接法,将物质的性质与分离综合于一体进行考查;亮点二是结合“物质统一性”的指导思想,将无机物与有机物结合在一起;亮点三是蓝色溶液G与Y的反应得到H,H再与E反应生成D,进一步确认D物质为氧化铜。解本题时,考生要先通读全题,分析固体A加热能得到三种生成物,而在新课改初中阶段能分解生成三种物质的固体物质A有高锰酸钾、碱式碳酸铜、碳酸氢铵等,再根据③、④两个反应确定A只能是碱式碳酸铜。反应②是一个易被考生忽略的反应,平时对光合作用重视不够,对推断此题带来一定的难度。
相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专题化”试题的命题设计必定会逐步走向多样化、多元化。上述内容仅是笔者在分析中考试题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实际教学,提出的一些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同行们一些思考,对教学有所启发。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