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楚天金报(武汉) 作者:李娅 2010-05-26 14:45:44
楚天金报(武汉)讯: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大战即将打响,考生和家长都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据心理咨询师介绍,每年一到这个时期,因为紧张和焦虑而咨询的考生和家长就会增多。
心理医生指出:考前保持适度的紧张焦虑可以使身心保持在兴奋状态,以便积极应考;但是如果过度焦虑,比如出现持续的心跳加快、胸闷、出汗、呼吸急促、尿频尿急、失眠、胃肠不适等症状,就会影响临场发挥,应进行适当的调整。
那么,如何有效利用这剩下的十来天时间,把考生的情绪和身体状况调整到最佳状态呢?本期“专家坐诊”特别邀请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胡一文,给读者朋友谈谈考前的心理调适问题。
家长:关怀需适度,切忌走极端
快高考了,小李的父亲总是对他关怀备至,各种营养品变戏法似的一日三餐不重样,天天在家里唠叨倒计时,连小李最爱看的新闻联播也不让他看,说是抓紧最后几天多看书,多捞一分是一分。殊不知,小李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看不进书,甚至不想参加高考了。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精神卫生科副主任胡一文说,离高考只有十来天,很多家长认为要抓紧这最后的几天时间冲刺一把,天天叮嘱孩子看书学习,其实过度的关心反而造成考生心理负担过重,不利于考试;考生的能力和水平是平时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目前基本定型,不是最后几天冲刺就能有质的飞跃,所以最后几天应该把重点放在情绪的调节上,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往的研究也发现,考生心情好了,常常会超常发挥。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注意,最忌讳说“还不抓紧时间,就这几天了”,“看谁谁谁多用功,你就只知道玩”,“考不上大学你就完了”,“你看父母多辛苦,你要是考砸了对得起我吗”之类的话,可以多给予鼓励,比如说“你真不错”,“你一定行”,考生也可以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不就是一场考试,有什么大不了的”。
相反,另外一些家长认为考前要放松,就让孩子好好玩一把,这也是不对的。我们说考前复习既不能过于紧张也不能过分松弛,要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有利于考试发挥,具体标准因人而异。
考生:改变自我错误认知
小茹是武昌某重点高中高三的尖子生,随着高考临近,小茹却越来越紧张,近一段时间出现失眠、紧张、自责、情绪低落等症状,只好向心理医生求救。原来,小茹在三年前中考时,因为发挥不理想,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父母为了能让她读上这所好高中,花光了积蓄交了赞助费才实现愿望。一直以来,小茹也很争气,成绩名列前茅。临近高考了,小茹开始紧张起来,她怕重蹈覆辙,总担心自己考不好辜负了操劳一辈子的父母,担心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
据了解,很多有过失败经历特别是重大考试失败经历的考生,当再次面临同样重大的考试时会出现紧张焦虑的表现,甚至不敢考试,心理学上叫“创伤回避行为”,很明显,小茹属于这种症状。而且出现了不正确的认知观念,“非此即彼”,把考试过分看重。
心理医生介绍,对小茹的情况,除了进行增强自信心的训练,如告诉她一次失败不等于以后失败,认清自己的优点和实力,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等等,同时需要矫正不正确的认知理念。考前焦虑一个非常明显的原因是害怕失败。失败会有什么不好呢?因为你认为如果自己不成功,就会被别人看不起或排斥。你的自尊感与你的成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你相信如果你辜负了别人对你的期望,他们对你的爱和尊重就会减少。所以,要改变自己不正确的认知理念,比如“考不上大学就是失败”,“大学是唯一出路”。可以这样想,“很多有成就的人也没有上大学,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考上大学不等于我没有能力”。
建议:掌握一些调整状态的方法
1.复习方法多元化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长时间内用同一种方法复习一门功课,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就会形成保护性抑制,影响记忆效果。因此,建议考生考前不要死盯着一门课程,尤其是不要总是进行数字计算。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表,听、写、计算、背诵等相结合,避免枯燥、单一的复习方法,这样会提高记忆效果。
2.劳逸结合在大脑清醒的时候抓紧学习,提高效率,在感到疲劳的时候就不要勉强自己,可以适当进行娱乐活动,比如听听音乐、看看小品、打打球、散散步等。
3.渐进性的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研究证实,这两项技术对考前过度焦虑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在舒缓的音乐中,考生以随意舒服的姿势,坐在沙发上或者平躺在床上,先紧握双拳,全身肌肉绷紧,然后全身放松,体验紧张放松的主观感觉,然后开始放松训练,由前臂开始,依次放松面部、颈、肩、背、胸腹、四肢,每次10~20分钟,对抗焦虑有良好的效果。
4.考前失眠的治疗很多考生在考试前一两个晚上会有失眠的现象,只要不太严重,不需要药物干预,千万不要乱服安眠药,安眠药会影响记忆。对于严重的失眠,在医师的指导下可以小剂量服用不影响记忆的助睡眠药物。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