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王利 2010-05-27 11:01:59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各小学、幼儿园竞相举行庆祝活动。老师一声令下,让孩子们找朗诵题材,写主持词,制作有些买不到的道具。这下可忙坏了家长们,在网上给孩子下载素材,求别人写稿子。本是孩子们很好的锻炼机会,却让孩子们成了节日的木偶。诚然,现在的节目无论从质量、服装、灯光等,都是过去所不能比。可在华丽的背后,有多少是孩子们自己创意和动手做的呢?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庆六一文艺汇演,我们班的舞蹈由下乡知青郭桂英老师来教。平时我们都很崇拜她,能跟她学唱歌跳舞自然是很开心的事。我和我们班的七个女声排练《丰收歌》舞蹈。那时没有录音机,没有现代音响,要一边唱,一边表演。正是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很强的年龄,我们很快学会了舞蹈。可是我们手中要拿盛开的棉花,郭老师让我们自己想办法做,这可给我们出难题了。
回家求母亲,母亲让自己做。同学们回家得到的答复是一样的。我们求心灵手巧的邻居瑛姐姐,她欣然应允。她让我们找硬纸箱。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硬纸箱也是珍贵的。我们跑到村卫生所,张爷爷看到我们左一个右一个甜甜地叫爷爷,就空出一个大药箱子,我们如获至宝。
回到瑛姐家,她拿出铅笔、三角板、直尺,在一张白纸上画起来,不一会儿就画出一个棉桃瓣来。姐姐叫我们比照着她画的尺寸画。我们画好后,姐姐让我们剪下来当成模板,画在硬纸板上。硬纸箱难寻,我们学会了节俭利用硬纸。
画好后,姐姐让我们剪。可是,平时没剪过这么厚硬纸,手被磨得生疼,还是把第一个桃瓣剪坏了。姐姐安慰我说:“刚开始都这样,我教你如何剪!”我们按姐姐教的小心剪,越剪越好。虽然我们手上打了血泡,可我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开心地笑了。
姐姐见我们手上打了血泡,坚持把棉桃瓣缝在一起的活由她自己做。我们不肯。央求姐姐教我们。姐姐把棉花瓣对齐,穿针引线缝合,不一会儿,就把四个花瓣完全缝在一起,一个棉花的雏形就成了。我们学着姐姐的样子缝,同学们时不时发出被扎破手的尖叫声,可姐姐想代劳时,谁也不退却。那天晚上,八个棉花的雏形做好了。虽然很累,手很疼,可有一种成就感。从那儿以后,我便会用针了。有了这些经历,为以后给儿子缝制棉衣打下了基础。
第二天,我们从杨树上折下树枝刮净当手柄。接下来就是在花瓣上涂颜色。没有棕色颜料,我出主意,把墨水和红色钢笔水调在一起试试。调好涂在棉花瓣上,太像了。同学们拍手叫好。等棉花瓣干了,我们分别在自己家找出棉花,一点点填充到花瓣里,个个盛开的棉花就这样诞生了。
带到学校,郭老师夸我们聪明。受老师一次表扬胜过吃几顿美餐。那天是在学校的土台子上演出,当我们一边唱“麦浪滚滚闪金光,十里歌声十里香,丰收的喜讯到处传……”一边表演时,台下响起了乡亲们和师生们的阵阵掌声。我们获得一等奖。后来,又代表学校参加公社汇演拿了一等奖。而那个自制的棉花好长时间都放在我的床头,每天看到它,就会想起和同学们一起制作演出道具的快乐时光。
儿子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庆六一合唱比赛,儿子当主持人,老师让儿子写主持词,儿子回来后就让我和老公帮他写主持词,我说老师让你自己写就是想锻炼你。“我还是我们班合唱的指挥呢,没有时间写。”儿子有些不高兴。“自己写出的主持自如!”我鼓励孩子说。孩子花了一晚上写出来,并在自己的房间反复练习。儿子那天主持节目洒脱自如,以至于后来老师和家长见了我就问你是如何教育孩子呢。从此,儿子就成了小学、中学各项活动的主持人。如今,孩子在大学不但组织主持活动,而且还自编自导一些小品、话剧呢。
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请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过六一。动手的过程,是增加孩子自信、享受快乐的过程。快乐六一,受益一生。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