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 2010-06-07 15:08:34
连环计
语出“三十六计”中“败战计之第三十五计”,原意是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
步入大学后,学习之余,还应放眼各类社团、社会活动,学习、活动环环相扣,并行不悖,既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又为考研、创业加分。可谓“一箭多雕”。王梓
施计
“爱心社”为保研加分
王梓,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07级本科生,北大爱心社常务副社长,已经提前保送至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
大一时,王梓一口气报了爱心社、电影协会、教育知行社等多个社团,后来,她发现活动太多影响学习,先后推掉了另外几个,仅坚守爱心社一家。爱心社的活动基本都在晚上、中午或者周末举行,王梓总是把学习先忙完,再去筹划、参与各项爱心社活动。由于活动占用上课时间的情况在爱心社比较少见,王梓的学习成绩基本没受到活动干扰。
从普通的成员、到部门副部长、再到副社长,两年来,王梓的社会实践能力在爱心社逐渐增强,成长为一名具有号召力的“女强人”,与内向、胆小的自己“SayGoodbye”了。
随后,在保研的过程中,王梓将在爱心社的经历,填写在了简历中。没想到,竟然受到了对方学院的关注被成功录取,真乃“一箭双雕”也。
有一件事令王梓记忆犹新。2008年的残奥会时,王梓作为志愿者在鸟巢服务,一天一名女保洁员在女厕内发现了一名刚出生的婴儿,当时她就慌了神。王梓见状先封闭了厕所,又冷静地用自己的志愿者外套把孩子包裹严实,将孩子交给了赶来的医生,并等候民警前来处理。
王梓感叹说,多亏了之前有在爱心社的锻炼,她做志愿者才显得游刃有余。
献计
“专一”更培养社会能力
●路鹏,北京大学团委学生团体部部长
北京大学每年都有百余家社团对新生展开“争夺战”。对此,新生往往无所适从,甚至容易走极端,要么被这阵势吓得拔腿就跑,要么一下报了数家甚至十几家。
其实,社团成立的目的就是培养、锻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动手与创新能力。大学生参加社团不必求多求杂,只要结合自己的爱好、专长,谨慎挑选一家即可。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专一”更利于社会能力的锻造。
这就需要,平时在参与这家社团举办的活动过程中,必须做到脚踏实地、团结协作,能力的“升级”显而易见。以北大为例,著名的爱心社、山鹰社都是很好的选择。
能力锻炼不必局限在校内
●王玉凤,北京市教委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培训交流中心主任
培养社会能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不必局限在学校社团,校外活动也不妨尝试。不久前,在北京邮电大学举行的模拟面试大赛,每个环节都“潜伏”着对选手社会、社交能力的考验与挑战,对学生就是很好的锻炼。有名大二的男生在这次赛事中跻身第二,这非常好。
此外,高校的“假面舞会”、创新大赛等社会实践活动,都有利于新生锻炼自己的社会社交能力。
从长计议
先抓学习再入社团
●小张,北京大学中文系大一女生
不少同学大一时参加社团、大二时退出社团,我的情况基本相反。
刚从高中升入大一,面临学习方法的转变,同时打好基础很重要,这一年我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稳住阵营。大一只参加了一些小的、基本没什么活动的娱乐性社团。
大二开始,我才从学习向社团活动转移。参加了一些理论性、学术性的社团,比如一些对外合作的交流协会,并尽量投入必要的精力。
男女搭配入社不累
●彭春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一男生
不少社团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希望多与异性接触的新生,可以试着挑选这样的社团加入。我所在的人民大学手语社就是如此,我们小组十多人中,只有两三名男生,虽然有时孤单但也妙趣横生。这种“搭配”方式既增强了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在团队中与异性打交道的能力。
入社费用先打听清楚
●小宋,北京大学团委学生团体部副部长,大三男生
在北大,不少社团均要收取入社费用,作为会徽费以及活动经费。一般社团的会费为五元,但也有收几十元会费的,比如高尔夫球社团。而之后高尔夫社团再举办打球活动,就算使用优惠价格,成员还需再交数百元。
但像山鹰社,有地产大亨王石撑腰,登山活动可获得其十几万的赞助费,几乎不用成员自己掏腰包。建议新生可以尝试加入一些低会费、零会费的社团。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