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晨报 2010-07-26 17:09:00
《唐山大地震》在唐山首映,我致电唐山的友人,向他们询问现场的情况,得到的回答是:“只有唐山以外的人才能被这部电影打动”。
非常愕然。继续追问下去,知道了原因。他们认为,唐山大地震的创痛,实在太大了,也太重了,而电影却只表现了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根本不足以代表整个唐山,只有唐山以外的人才会以为电影里的伤痛就是全部,所以,这部电影不应该冠以《唐山大地震》之名。
有影评人的意见与此相仿。列孚认为,如果把钱刚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和张翎的小说《余震》结合在一起,既有全景展示,又有个人命运的更迭,这部电影才有可能成为一部真正的巨作,只有这样,才不愧《唐山大地震》之名,现在这部电影,叫《余震》似乎更妥当。
不过,不论是唐山朋友,还是列孚,并不是要和片名较劲,而是为这个故事的口径过小感到不满。这几十年来,我们的叙事模式,始终是大口径的、宏大叙事的、遮蔽个人感受的。上映于1979年、同样以唐山大地震为题材的电影《蓝光闪过之后》,就着重表现群像,更偏重光明的景象,剧中人没有心理阴影,没有伤痛在身后拖拽,迅速走进了新生活,个人痛感几乎缺席。
但一场巨大的灾难,其实是许多个人的灾难,一场劫难再巨大,一旦落实到终点,也不过是每个家庭的劫难。唐山大地震,是每个人的地震,每一个人的地震,都是唐山大地震。而明白这一点,我们用了几乎三十年,期间还伴随着无数次的反复、回调,终于,“个人痛感”的讲述被提上议程,个人的故事获得了凸显出来的资格,甚至可以作为历史事件的缩影和代表,例如《唐山大地震》。
冯小刚电影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一部由唐山市政府筹划并且投资的电影,居然允许了这样一个故事,允许“个人痛感”成为主角,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全景式展示。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种进步。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