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商报 2010-07-26 17:10:50
大地震动,改变世界;世人抉择,改变命运。每一场灾难带给人的都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无法愈合的是心灵深处的创伤。3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就像一场噩梦,让经历这场浩劫的人们目睹了分离、死亡和毁灭,而他们的内心更是受到了比肉体更严重的摧残,不过庆幸的是人们已从可怕的梦魇中选择醒来。
本报记者就《唐山大地震》中各个主人公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采访了辽宁省心理学会心理学专家张俊铭教授为大家做以分析解答。
人物一:姐姐方登——“亲情上的挫败感”
张静初所饰演的成年方登是影片中所患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的一位,除了童年时母亲在灾难中选择对她的“放弃”,还有就是在养母过于严苛的管教下所造成的对家庭的“排斥感”和严重的回避心理。她想得到更多的关爱就如同震前想要那个西红柿一样,看似简单却很难达成。在这样的阴影下长大的方登自然对家庭和亲情都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信心,她的成长过程中选择逃避,很少与人交流。在日后她面对自己的感情生活时也是采取了回避状态而决定自己生下孩子独自抚养。
救赎方式:宽容
张教授为我们分析了角色的转变原因,概括说就是“宽容”,“当一直怨恨母亲的女儿看到母亲几十年来一直怀着自责与愧疚的心情生活,面对苍老憔悴的母亲她选择了原谅。而她原谅母亲的同时,自己多年来的内心创伤也在愈合。”
人物二:母亲李元妮——“巨大的自我谴责”
整部影片中最痛苦的人莫过于母亲李元妮,她不但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而且还要做出生命中最艰难的选择。但上天就是如此残忍的作弄了她,其实当她决定保弟弟而放弃姐姐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她的内心是怎样的煎熬。也许他是偏爱儿子,但绝不能否认她对女儿的爱。如果可以,她会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女儿活着。所以在这32年里她活在无限的自责中无法自拔,她对女儿报着强烈的亏欠感与愧疚心情。
救赎方式:面对
“就像母亲不想让事业有成的儿子给自己换大房子而是要留守旧屋一样,她是想用这种方式平复内心的愧疚之情。”张俊铭教授认为,灾难来临时需要敢于面对一切,这样才能化解这么多年来的内心积怨。“当女儿与母亲重逢时知道母亲这些年来内心的包袱比自己还要重,她原谅了母亲。最重要的是母亲同女儿直面了当年自己的选择,所以这一切终将得到化解。”
人物三:弟弟方达——“过于沉重和固执”
弟弟方达可以说是既幸运又不幸的一个角色。幸运的是当灾难来临时、当自己的生死权交在母亲手里时,母亲选择了让他活下来;但不幸的是他在地震中失去了一只手臂。在他看来,自己的命是用姐姐的命换来的,所以他不但要为自己活还要为姐姐而活。正是因为一个想靠自己闯出一片天下的念头伴随着方达成长,以至于形成了固执和略微偏激的个性。其实他深爱着母亲,就因为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所以想被她信赖给她依靠。
救赎方式:解脱
张俊铭教授认为,弟弟方达所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就是他内心沉重的压力,他对自己处处要求甚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卑与自责。而他的这些自卑自责也是源于在那场地震中自己获救而姐姐“死去”。“但最后他的心理负担还是得到解脱,转为一种积极而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人物四:养母董桂兰——“过分的控制欲和强烈的猜忌”
作为方登养母的董桂兰,内心的情绪比较复杂。她和丈夫收养了震后余生的方登本是一项善举,但由于她本身性格中的控制欲过强,对养女要求严苛,再加上方登因心里的阴影对女性比较抗拒,种种原因导致母女关系十分紧张。另外方登和养父的关系很亲密使得作为养母的她变得有些敏感,并一度怀疑自己的丈夫和养女有染以致家里的气氛变得压抑。
救赎方式:释放
在分析养母的内心阴霾时,张俊铭教授说:“养母这个角色缺乏的就是对女儿和丈夫的理解和沟通,她需要释放那些无谓的紧张感而不是将它越演越烈。当她面对年幼的方登时,是出于强者对弱者的怜悯而收养她;但当方登长大后,看到她跟自己的丈夫如此亲密时,女人原始的嫉妒感又油然而生。”但最后她还是将自己多年来内心的猜忌释放,而养女方登也原谅并理解了她。她可以“走”的安心而毫无遗憾。
人物五:普通观众——应抱着积极的心态看影片
最后,张俊铭教授还想告诉观众朋友们,希望他们在观看影片时摆正心态而不是一味的因剧情而迸发巨大的感伤。“影片的创作者并不是只想达到让观众泪流不止的目的,”张教授说,“那样影片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我想创作者是想通过灾难和灾难中感人的世间真情让我们更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
事实上,比眼泪更有意义的就是观众们能透过影片来审视自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以前,很多人都会觉得生命、亲情等等都是信手捏来的,但看了这部影片后相信许多人都会改变这种想法,那些曾经看似理所应当拥有的幸福其实得来不易。
张俊铭教授总结了一句话送给大家——缅怀过去,珍惜现在,思考未来。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