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度文库 2010-08-18 13:13:40
4.6 “发脾气”
许多自学的发明家也曾经努力寻求解决“永动机”这个谜样的问题,花了不少的心血。有一位西伯利亚人,名叫谢格洛夫的,后来给谢得林用“小市民普列森托夫”的名字描写在《现代牧歌》那篇小说里。谢得林把他访问这位发明家的情形写成这样:
小市民普列森托夫年纪大约三十五岁,身材瘦削,面色苍白,有一对深思的大眼睛,长发直披到后颈。他的草舍相当大,但是足足有半间给一个巨大的飞轮占据了,使得我们这些人只能够局促地挤在那里。这个大轮子不是实心的,中间有许多轮辐。轮缘用薄木板钉成,内部是空心的,跟一只箱子一样,这中空的轮缘有相当大的容积。在这中空部分,装置着全部机械,就是发明家的全部秘密。当然,这个秘密并不特别精明,它只象一些装满沙土的袋,用来维持平衡。有一根木棒沿着一条轮辐穿过,使轮子静止不动。
“我们听说您把永恒运动的定律应用到实际上了是不是?”我开始说。
“不知道怎么说好,”他涨红着脸回答,“好象是的……”
“可以参观一下吗?”
“欢迎得很!真荣幸……”
他把我们引到那轮子旁边,然后带我们绕轮子四周走了一圈。我们发现,这个轮子前后都是一样的。
“会转吗?”
“好象,应该是会转的。就是要发脾气……”
“可以把那根木棒拿下来吗?”
普列森托夫拿下了那根木棒,可是轮子并没有动起来。
“还在发脾气!”他重复说,“要推它一下才成。”
他用两只手抱住轮缘,几次把它上下摇动,最后,尽力摇了一下,放开了手。——轮子转起来了。最初几转转得果然相当快而且很匀,——只听到轮缘里面的沙袋落到横档上或者从横档上抛开去的声音;以后这轮子就转得慢下来了;木轴上也吱咯吱咯地响起来,最后,轮子完全停了下来。
“一定又在发脾气了!”发明家涨红着脸解释道,于是又跑去摇动那只大轮子。
但是这一次还是跟方才那一次的情形一样。
“会不会是忘记把摩擦作用计算在内了?”
“摩擦作用计算在内的……摩擦算什么?这不是摩擦的问题,而是……有时候这轮子仿佛高兴起来,可是后来又忽然……发脾气,倔强起来——这就又完了。假如这只轮子是用真正的材料做的那就好了,可是,你看,只是些东拼西凑来的板。”
当然,这儿问题并不在“发脾气”,也并不在没有使用“真正的材料”,而是在于这架机械的基本思想是不正确的。轮子虽然旋转了几转,但是这只是因为发明家推动才转的,等到外加的能量给摩擦消耗完了,就不可避免地要停止下来。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