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报考 > 教育动态 > 正文

走出误区,理性填报三本和高职(专科)志愿

来源:网络 作者:—— 2010-09-16 17:18:38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一、对平行志愿的认识误区

  (一)对ABCD四个志愿对招生院校来说都是第一志愿的认识存在误区。有的考生把ABCD四个志愿等同于过去的梯度志愿,认为填好A志愿最重要,后续志愿不一定有作用。有的高校在宣传时告知考生,在A位置填报我校分专业时可以加分等,更强化了考生的这一认识误区。实际录取时并不是先检索所有考生的A志愿,再依次检索BCD志愿,而是先把所有考生按照总分(投档分)和位次排序,从最高分和位次的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其ABCD志愿。对于招生院校来说,无论录取的是ABCD那一个位置的志愿,院校端所看到的始终是“第一志愿”,看不到ABCD的位置字样。

  (二)对平行志愿正式投档时只有一次投档机会的认识存在误区。无论是录取前填报或录取过程中征集志愿,平行志愿如果档案能够投出,对考生来说,每次集中投档的机会只有一次。因为每一次投档时,几万名考生的电子档案同时检索投档,数百所院校同时接收电子档案并完成录取工作。对于某一个考生来说,一旦你的电子档案能够投放给ABCD中的某一个院校,则其他志愿同时就不再有任何作用了。一、二本录取过程中,我们信访接待和电话咨询经常会有考生提出:“我的档案被某学校退档了,后续志愿中的某校投档分数比我的分数低,档案为什么没有投过去?”等,这是比较典型的对平行志愿正式投档只有一次机会这一问题认识不明确。当然,少数考生四个志愿整体偏高,这一次机会也就都没有了。

  (三)对不填报专业服从调剂给录取带来的风险认识存在误区。先通报几组数字,一是实行平行志愿的一、二批本科考生ABCD四个志愿专业不服从调剂的统计结果,其中A志愿专业不服从调剂的20%左右,BCD志愿专业不服从调剂的则分别在25%左右。二是第二批本科投档后,我们统计了各院校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占总投档人数的比例,文史类为26。5%,理工类为30。4%,而且多数院校所投档案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低分段人数明显高于高分段。三是第一批本科正式投档录取过程中被院校退回的一千多份档案中,95%以上的退档原因是“所报专业满额且不服从调剂”,其他理由退档的不足5%。以上数字第一组说明很多考生对“专业服从调剂”的认识还停留在梯度志愿模式上,认为A志愿最重要,所以专业不服从调剂的比例相对较低。第二组数字一方面反映了考生对专业的选择性较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许多考生对平行志愿模式下专业不服从调剂的风险认识不到位。第三组数字则直观地说明了专业不服从调剂给考生带来的现实风险。

  (四)对平行志愿按照ABCD顺序检索投档的理解存在误区。在信访接待和电话咨询中,经常会有考生提出“跳跃”投档的要求。比如某一个考生A志愿无法投出,BCD志愿都能投出,于是提出“我想去C或D志愿院校,不想去B志愿院校了”。这样的要求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计算机检索到某一个考生时,是按照ABCD的顺序进行检索的,当检索到B志愿院校尚有空缺,自然就将这一档案投向B院校,而不会越过B志愿将档案投向C或D志愿。这一过程完全是由计算机系统在控制,人工是无法干预的。

  (五)对平行志愿“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模式理解存在误区。在一本和二本录取过程中,无论模拟投档还是正式投档之后,总有个别考生提出我想放弃某一个志愿而到其他院校去的要求,并且简单地认为我不去某校,你们从高分到低分再补充一个档案就行了。这种要求显然是对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机制不理解。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如果要动某一个考生投档结果或某一个院校的投档比例,几百所院校都必须重新模拟。档案一旦正式投出,某考生如果放弃投档录取的结果,则这一名计划指标就只能白白浪费了,不像过去的梯度志愿还可以从高分到低分再补充一个新的档案。

  (六)对平行志愿投档不仅考虑总分还要检索位次的方式认识存在误区。第一批本科正式投档后,有一名578分的考生到信访室询问,他报考了某高校,该校投档线为578分,他的档案为什么没有投到该校,我们查后发现该校最低分的确是578,但578分的考生在ABCD四个位置上报考该校的考生很多,实际录取最低的578分考生语文成绩为122分,而这一上访考生的语文成绩低于122分。该校投档到总分578、语文122分的考生时,已经足以完成录取任务了,因此总分578而语文成绩低于122分的考生,无论ABCD那一个位置填报有该校志愿,其档案都无法投向该校。这一事例也是平行志愿模式对分数要求更加精细的一个典型。

  二、往年填报三本和高职(专科)志愿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占位”的想法损害各个方面的利益。所谓盲目“占位”,就是一些分数较高的考生在填报三本和高职(专科)志愿时,对是否选择复读问题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于是抱着一种“先占位子”的想法填报了三本和高职(专科)志愿,录取之后想好了要复读,就不去录取院校报到了。这种做法对于高职(专科)院校来说,不良后果还有挽回的机会,因为高职(专科)院校还可以通过集中补录来解决新生不报到形成的缺额。但是对于三本院校来说,后果就无法挽回了,因为按照教育部规定,所有本科院校是不允许补录的。这种做法对于“占位”的考生本人来说,放弃录取而选择复读,明年高考时省招办会将你的这一行为记入电子档案,提供给你明年报考的院校,院校可以据此作为退档的理由;对于其他分数低于“占位”者而渴望上三本院校的考生来说,由于分数不占优势,尽管上了三本线,但是可能被“占位”者挤出局而落选;对于招生院校来说,表面看录取任务完成了,而且录取分数较高,但新生入学时越是高分的考生报到率越低,招生计划难以完成,又没有补录的机会。所以说盲目“占位”的想法损人而不利己,各个方面的利益都被损害了。

  (二)不能正确认识本人分数所处的位置而导致所填志愿落空。三本和高职(专科)控制分数线上的考生数倍于其招生计划,原因在于达到这两个批次控制线的考生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都填报志愿,或者填报志愿时只选择自己满意的几所院校,录取不了宁可选择复读或走其他路子,所以三本和高职(专科)的分数线并非按照超过招生计划一定比例的办法划定。由于三本和高职(专科)分数线距离二本线差距较大,其中总分接近三本(高职专科)线的考生因为知道自己的分数不占优势,所以填报志愿时关注的是往年录取分数线较低的院校,其录取的机会就会高一些;而接近二本线的考生由于分数具有优势,其录取的机会也高一些;唯有总分处于三本(高职专科)与二本线中间部位的考生,常常会有一种错觉,认为“我的分数比三本(高职专科)线高出这么多,怎么样都要选择一个比较理想的学校”,结果就可能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换句话说,往年三本和高职(专科)录取过程中档案无法投出的往往是总分处于三本(高职专科)与二本线中间部位的考生。所以,希望那些真正想上三本和高职(专科)院校的考生,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分数所处的位置,填报志愿时不要盲目冲高。

  (三)志愿扎堆降低了录取的机会。在过去梯度志愿的模式下,考生填报志愿出现扎堆现象可以理解。按道理实行平行志愿之后,这一现象应当有所好转。但是从今年二本录取的实际情况看,志愿扎堆问题依然很突出。二本志愿扎堆一是在热点地区,比如京、津、沪、大连、青岛、苏、杭等地的院校,录取分数线普遍较高;二是集中在西安市内的公办本科院校,这些院校的实际录取分数都远远高于填报志愿时考生预期的分值。根据往年三本填报志愿存在的扎堆现象,预计今年三本志愿如果扎堆,可能将主要集中在省内的独立学院,尤其是母体院校知名度较高的独立学院,往往是多数选择三本院校的考生所向往的目标。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降低了,但是如果填报志愿扎堆,风险依然较高。因此,对于真心希望三本院校录取的考生来说,在院校选择方面视野尽量开阔一些,以提高录取的机会。

  省招办强调,指出以上存在问题,是希望考生在选择三本和高职(专科)志愿时更加理性,尽可能规避各种风险,提高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不想去的院校就不要填报,以免录取了又不去,而想去的考生去不了,造成招生计划的浪费。志愿最终如何选择是考生个人的权利,其他任何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志愿选择失误的责任也只能由考生个人负责。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