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家长 > 家长必读 > 正文

热议中考:中学生都失去想象力了吗?

来源:重庆晚报 2010-11-26 16:01:56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不免让人油然而生复杂的况味:中国人失去想象力了吗?失去了想象力无疑很可怕,科学巨擘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就会陷入凝滞之中,只能笨拙地“山寨”,或机械地墨守成规,就很难出现大师。

  中国孩子天生失去了想象力吗?我不相信!在孩提时,也许每个人都异想天开过,想象的翅膀很瑰丽很浪漫,但是年龄越大,仿佛越来越没有想象力了,这是为何?众所周知的一个案例是,老师问“雪融化后是什么样子?”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由此,我想到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高锟的少时经历。高锟小时候很好奇,什么玩具都喜欢拆开,但他的父母并没有惩罚他,正如高锟所说,“(我)不是研究,是看里面好不好玩。我运气很好,没有人罚我。如果当时他们觉得我这么做是不好的习惯,那我的好奇心可能会受到打击。”每个孩子小时候也许都有过拆玩具的经历,但多数情况下都遭遇呵斥。也许,一声呵斥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没有好奇心,谈何想象力?

  中国学生失去了想象力,似乎应当归咎于老师和家长。但这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在于众所周知的应试教育。著名作家金庸说,他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学位期间发现,中国学生通常第一学年的成绩非常好,但到第二学年就会差一些,到第三、第四学年就会落后下来。究其原因,与中国学生只会凭记忆力、光知道背书有关。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可谓说到了点子上。学生只知道背书,板子不能只打在学生身上,应打在应试教育身上。

  为何要死记硬背?死记硬背能获得高分数;为何不能有想象力?有想象力就难以符合标准答案。我们的不少考试很机械,答案是唯一的,是规定的,必须契合才能拿到分数,如果学生思维发散,想象力瑰奇,就不可能拿到高分数,拿不到高分数就进入不了好学校,甚至考不上大学,这就逼迫着学生死记硬背,一切围绕考试转。当考试是僵化的、呆板的,学生就必然僵化而呆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两种要素当中得到一种,方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人物: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今天,我们何尝不更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开辟精神的教育家?无论创造还是开辟,首要的是要有想象力。也许,只有打破应试教育的窠臼,多涌现富有远见的教育家,我们的学生才会有想象力。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