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 作者:. 2011-05-20 10:13:39
考场作文要创新,要出彩,切忌重复过去,切忌重复别人。只有创新才能出奇制胜,只有出彩才能感染和吸引阅卷者拿高分。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耳目一新的考场作文呢?
第一:攒足精米,为我所用
攒足“精米”好“下锅”,作文离不开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没有压力之下的点滴积累外,处在中考前的材料积累,应该是一种具有突击性质的有意识的“精米”储备。平时的材料积累可以说是零散的,缺乏针对性的;而现在就要尽量使之系统化、目标明确化。分析1999---2002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的变化轨迹,可以明显的发现:题目愈来愈趋向于开放,对考生的束缚越来越小,供考生自由发挥的天地越来越广阔,越来越淡化政治色彩。
比较突出的有两点:其一,题目趋向表现自我,展现个性。其二,命题生活化,引导考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
其实,中考的所有作文题都可以轨道逐步扩大的几个同心圆中,这就是:以考生“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形成“我——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社会”这样一个轨迹。或者说,作文无非是写我、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的读书生活、我的社会生活。所以在材料的积累和储备时要有目标和针对性。这时如果还像平时一样,仅满足于散见在报章杂志上的材料搜集,显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中考作文的需求。九年的寒窗,从书本中学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由中到外的不少知识,加上社会见闻及接受各种媒体的传输,已在头脑中贮存了不少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在长期中积累的,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在考前应梳理一下知识系列,便于考试时调遣为我所用。
1、语言积累整理。
这时应该搜求新近出版的“时文选萃”之类的有关书籍,还应该结合以前收集背诵的古诗文名句、格言警句,集中时间阅读摘录,分类整理。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事实材料与语言材料。其中的语言材料包括有哲理意味的有一定深度的议论语言和名人名言。文章没有事实材料,容易流于空洞枯燥;只有事实材料而没有精当的阐发议论,则会流于平淡肤浅。文章的叙事可以增加趣味性、感情性;议论则可以体现出思想的深刻性、精辟性。
2、个人或他人经历的挖掘整理。
由于学生活动的圈子较小,谈不上丰富的人生经历,但只要注意挖掘自己接触过的社会、接触过的人,参加过的各种活动,以及听到和看到的他人“故事性”较强的经历,用心采集生活中闪光的珍珠,摄取有典型意义的特写镜头,并用心去感受去思考去整理,同样能写出好文章来。因此,储备材料就要在这两方面狠下功夫。有备无患,胸中有底,锅有精“米”,在考场上可以根据需要顺手拈来,左右逢源,何愁做不出好“饭”来?
例如:在去年的高考中,有位考生把屈原在汨罗江畔怀沙赴水、荆轲在易水河边生离死别、项羽在乌江渡口引刀自尽的三个历史史实,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写出了“我”在解读这些历史中对心灵的选择由“迷”到“悟”的心理变化历程。这篇文章所用材料都出自课本之中,可贵的是作者善于调遣为我所用。还有一篇是托物寄情散文,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从司空见惯的一片片叶子上,看到了它平凡中的种种不平凡。尽管人们慢待它、冷落它,但它从没有一句怨言,默默无闻地去托花护花,就是到“吹落黄花满地金”时,它仍无怨无悔地“化作春泥更护花”。叶子的这种选择是高尚的,这种不求索取甘心付出的心灵是美丽的。正当人们对作者笔下的叶子流连难舍之时,文章戛然收笔,点明主旨:“如果说叶子是普通的崇高的,那么具有叶子精神的人,便是平凡而伟大的。”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来自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贵在作者能感悟生活,评价生活,从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叶子上感悟到人生应具有崇高而伟大的精神。从这两篇文章看出,两位考生笔下的这些内容,可以说同学们都是知晓的、具有的,只要我们学会调遣知识为我所用,就能使头脑中的知识在笔下生花。
第二:书写认真,脸面整洁
卷面如同一个人的脸面,是文章的直观外在形象,是考生作文与阅卷老师见面的第一印象。表面看来卷面书写的最高分值也就是3—5分,但其影响的心理分、印象分是三五分远远不能打住的。其一,影响内容分。中考阅卷在炎热的七月,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如果你的答卷字体潦草,标点不清,错别字连篇,自然不会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丢掉内容分当属必然。其二,影响感情分。混乱的字迹,混乱的标点,横七竖八勾画的线条,仿佛“天书”一般令阅卷老师反胃,甚至于使人联想到你的学习态度:连中考答卷都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可见平时更是糟糕。老师的情绪变化,自然用“有色”眼光来审读你的文章,对于作文评卷这种主观性极强的工作来讲,你的分数定会应声而落。
因此,要十分注意书写。书写的一般要求是:清楚、整齐、易于辨认。有的考生盲目的学习一些不规范的行草书,虽然好看,但不易辨认,自然影响阅读。作文时要写楷体字,一笔一划清清楚楚,写行书也要连笔自然,切勿写草书。标点的书写使用要规范,不要一逗到底,更不要都点成圆点。
第三:眉目传神,文题靓丽
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文好题一半”,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概括全文的内容,可以体现全文的思路,可以蕴涵全文的主旨,可以表明全文的特色,能给人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觉,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起仔细阅读的兴趣,能使文章起到眉目传神的妙用。如《扬长避短,成功之道》、《扬长避短,事业指南》、《“英雄”偏到“无用武之地》,这些文题巧用成语,新颖别致。又如《鲁国的“智叟”可休矣》、《“钦差大臣”请下岗》、《“李鬼”打假》,这些文题巧用名人名字,耐人寻味。再如《千里马变成推磨驴》、《岂可回族街头卖猪肉》等活用修辞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文题自拟是近十多年来高考作文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许多省市中考的一个突出特点。但从以往的中考阅卷可以看出,大部分考生没有对自拟文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出现一种草率拟题的现象。认为只要文章好,题目无关紧要;也借口时间紧,不愿在拟题上花费时间和气力,于是就不动脑筋而草率从事。或从提供的材料入手,直接拟出《从xxx所想到的》、《从xxx谈起》之类;或信手拈来,直接把话题当作题目。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选择》等。更有甚者,干脆就没有文题。即使是忘记了,也说明对文题的不重视。在中考语文阅卷评分中就规定,无题目的文章扣2分,而实际上受此影响所损失的不止于此。有人作过试验:将几篇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请两组老师评阅,其分数差别竟在8分以上。可见,拟题在中考作文中万万忽视不得!
考场作文的文题,首先必须准确,要扣准话题,不能偏题离题;其次要醒目,要紧扣文章内容,让人一看一目了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其次要简洁,要短小简单,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
常见的文题有三种类型:
1、老实型。老老实实的采用原话题的原词句,并不多加改造。如《心灵的选择》《小议诚信》。
2、深化型。对原话题理解的基础上,所拟文题或明确主旨,或概括内容,或体现思路,或表明特色,如《高扬道德的大旗》《失败是种难言的美丽》《人在旅途》。
3、艺术型。采用一定的修辞方法,常见的如:比喻式《人生也是一张答卷》《成功之花只对挑战者绽放》,夸张式《世界很小是个家》,引用式《你不该悄悄地走开》(歌曲)《横看成岭侧成峰》(诗句),反问式《21世纪你美吗》《岂可回族街头卖猪肉》,情景式《滑铁卢上空的雄鹰》《带着三句话上路》,符号式《出发+拼搏=到达》《1+1=?》,呼告式《妈妈,我想对你说》,对比式《英雄无用武之地与英雄有用武之地》,移花接木式《拍卖“诚信”》(借用金融用语)。这三种情况以后两种为好。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