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合 作者:碧月风荷 2011-07-28 18:05:50
今天我把《奥勃洛莫夫》看完,后面奥莉加和施托尔茨好上那段看得粗了一点。冈察洛夫和托尔斯泰一样喜欢长篇大论、絮絮叨叨的,但总的来说,我对《奥勃洛莫夫》比对《安娜.卡列宁娜》感觉要亲切,后者这块馅饼我吃到一小半就失去兴趣搁下了,而且,只是碍于情面,私下里我对这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巨著是颇有些不以为然的。
小说不只是看水平高低。有些小说你虽然感觉作者的层次很高,但你并不见得就喜欢,阅读中有一种……以具体读者个人相关的……口味和兴趣。当然我也尊重全世界众多读者和专家对《安娜.卡列宁娜》的爱戴,我想以后我会再看的。但目前,暂且放下吧。
俄罗斯作家对细节和心理描写的癖好无与伦比,水平非常高,而且他们都有那么一股发自肺腑的博爱情怀,这应该和他们的宗教传统有关吧。我看过为数不多的俄罗斯小说和电影中,都有一些非常真实、真诚,不做作,不渲染的细节,能突然一下刺痛人的灵魂,温暖人的心灵,让你猛地激动起来,泪腺扩张,至于流不流下泪水就看每个人的意志力了。
在小说后面,奥勃洛莫夫拒绝施托尔茨对他的拯救,坚定地缩回自己萎靡懒散的蜗壳世界里——
“奥勃洛莫夫听到最后一句话,似乎想说什么,但是说不出来。他向施托尔茨伸出双臂,两人像人们投入战斗前或者临死的时候那样默默地静静拥抱。这拥抱压下了他们的话语、眼泪、感情……
“‘别忘了我的小安德烈!’这是奥勃洛莫夫的最后一句话,话音几乎听不见。”
“别忘了我的小安德烈!”——奥勃洛莫夫这个让人怜的窝囊废,早早就这样把儿子托付给了他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他是想让儿子过一种他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生活。
“别忘了我的小安德烈!”——就这样一句话,几乎让我热泪盈眶。
《奥勃洛莫夫》的结尾也很好,房东太太的自我牺牲,扎哈尔对主人的依恋,都很感人、传神,我觉得是俄罗斯作家对真实感和情感追求的很好表现。
这部小说,如果有部续集倒是很有趣的:小安德烈在施托尔茨的德式教育,奥莉加的情感和品味上的熏陶,以及房东太太无条件的溺爱下,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是值得憧憬的。只是,象这样的人,在他成年以后,却处在俄罗斯风云变幻、冲突、血腥的大环境里,直觉上,不管立场如何,他的内心都是无法感到幸福和安宁的。历史的洪流浩浩荡荡,对某一类人来说,逆之则亡,顺之,也免不了忍受良心和道义上的磨难。
这几天还在天涯论坛看了些张献忠剿四川,满清入关,抗日,内战,抗美,文革,对越反击之类的历史题材,灾难几乎是连年不断,让我觉得有理由庆幸自己目前生活在这样还算太平的年代里,虽然仍然有诸多不满的地方。一个人最好还是不要在诸如失去一只手臂前,为鸡毛蒜皮的事烦恼得睡不着觉,在你失去后,你才觉得自己曾经四肢健全是多么可贵,原来的烦恼是多么不值一提。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