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中考网 作者:西安中考网编辑 2012-05-29 17:46:48
参考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训练一:
7.①给民警打电话,要求承担责任;②复印并张贴致歉信;
③负责修理好所有划伤的汽车;④带着儿子挨家挨户登门道歉;⑤教育儿子要有责任感。
8.加点词语表现了母亲处理问题的迅速、果断,勇于承担,突出了母亲的高尚品质,更好地塑造了母亲的高大形象。(2分)例:第⑦段“毫不犹豫”“全部”(1分)
9.我佩服这位母亲。(1分)因为她果断冷静,敢于承担责任,善于化解矛盾,教子有方。(答出一点即可。)
10.剑拔弩张的人们,怒气消去;一张张冰冷失望的脸,露出了笑容。(1分)写出人们态度的转变,用事实证明母亲化解危机的成功。(2分)
11.答案略。建议:对于母亲的处理,应符合实际情况;对于自我的面对,应围绕着正视错误,敢于承担来说。
阅读训练二(题型+答案):
概括相关情节,填写在空格内(字数与所给空格数相同)。(4分)
发现危机—→□□危机—→化解危机
致电警方—→□□□□—→□□□□—→修理汽车—→□□□□
21.小说题为“危机”,根据全文内容分析:这位母亲面临的“危机”是什么?(4分)
22.摘录文中与画线句内容相照应的一句话,并简析这两句话对表现主题的作用。(3分)
23.教育需要智慧。“母亲”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有益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
联系生活实际,发表你的见解。(80~100字)(6分)
训练二参考答案:
20.示例:“处理”教子认错贴致歉信领儿道歉
评分标准及说明:1处1分,共4分。不要求表述完全一致,超过字数不得分。
21.示例:这位母亲面临的“危机”一是车主们因车被划伤而愤怒地要重惩划车}人(2.分),二是自己孩子犯了错却不能认识这是犯错(2分)。
评分说明:正确归纳两个层面的内涵即可得分,不要求表述完全一致。
22.与画线句相照应的一句话是“车主们笑着接受了孩子的纸船和道歉”(1分)。这两句话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是:车主们一“怒”一“笑”,前后照应,形成对比,表明划车事件因得到赔偿和孩子认错而圆满解决,侧面烘托母亲对危机处理的智慧(2分)。
评分说明:不强求用“对比…‘烘托”等术语回答问题,能正确理解、明确答题即可得分。
23.示例一:母亲以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为前提教育孩子。孩子犯了错,她没有雷霆大怒,没有严厉呵斥,没有粗暴指责,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切身感受到错误的严重性,心灵上也没有留下阴影。
示例二:母亲能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懂得承担责任。“但监控看不太清,没人能认出这两个孩子”,表明她本可以逃避责任,但她主动担当,给孩子树立了勇于承担责任的好榜样,引导孩子的心灵趋向纯真。
示例三:母亲让孩子亲身体验改正错误的感受。她让孩子亲手做认错的事,亲口说道歉的话,这是让孩子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懂得知错即改就能获得别人的谅解的道理,教育孩子不逃避责任,学会担当。
示例四;母亲采用符合儿童心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她以儿子的折叠车和人家的私家车比较,让孩子设身处地地认识错误;有些父母信奉“打骂出孝子”,用责罚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目的,还会让孩子产生自卑或逆反心理。
评分标准及说明:“启示”正确,来自文本,2分;联系文章或现实具体阐述,3分;条理清晰、语句通顺,1分。
以上示例仅作参考,不必拘泥于此,学生言之有理就行,但脱离原文,凭空牵扯,不应得分。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