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 作者:叶子静 2012-09-21 09:08:11
中小学地理教育一再被轻视和缩减,而其中有关海洋的课程又一减再减。甚至语文课文中就把祖国描述为“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其后也没有任何附加解释,类似的说法在正规人文的教材如诗歌和小说中并不鲜见。
“钓鱼岛是中国的”再次强烈提醒我们一个说了很久却一直未受到高度重视及落实的大问题,即国人的海洋国土意识和知识都不足。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保钓”,对此有很大的推动。这显然也是“理性爱国”中一个不可缺乏的重要内容。
2012年6月10日,国家海洋局公布,我国国民海洋意识调查结果显示,民众的海洋知识水平亟待提高,知道我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海洋国土的只有10。7%。
此前还有调查说,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把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当成是国土面积;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许多大学生根本不清楚领海等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在新兵中调查结果也大致如此;许多国民对我国海洋和岛屿的了解只停留在旅游的海滩和餐桌上的海鲜上。
为何会这样?主要是这些年国民教育中的一些失误。比如,中小学地理教育一再被轻视和缩减,而其中有关海洋的课程又一减再减;中学分科,大学细分专业,使学生对我国地理缺乏基本的了解;加之海洋教育手段的单调,把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课程弄得枯燥无味了。人文教育在此方面也常帮倒忙,甚至严重误导,如语文课文中就把祖国描述为“960万平方的总和”,其后也没有任何附加解释,类似的说法在正规人文的教材如诗歌和小说中并不鲜见。这些都使我国孩子在接受海洋国土观教育上先天不足。而包括海洋在内的地理教育一直是许多国家的重头和基础课程,如美国就把地理、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并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5门核心课程。
与热爱陆地国土一样热爱海洋国土,是需要系统、有效和从小教育的。所以,有关部门要从国民教育抓起,生动有趣和深入浅出地推出教育计划,增强国民海洋国土意识,特别是要加强中小学和高等院校中海洋国土的地理教育。
同时,我国目前许多人持有的国土观念亟待更新,国民应尽快树立包括陆地和海洋的完整国土观。这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爱国教育,而且,国民海洋国土意识的整体薄弱和模糊,对维护我国领海主权完整、维护海洋权益、实施可持续的海洋发展战略也不利。如何搞好“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教育,有关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和媒体要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尽快实施,不可再拖延了。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