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 作者:紫涵 2012-11-22 10:38:14
中考网讯:近几年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呈现下滑趋势,此现状引起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以及社会有识之士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针对这一现状具体分析出四点产生现状的原因,并做出相对应的建议,大力改善和提高农村中小学学生素质。>>>相关中小学教育资讯
一、基本情况
自“普九”以来,毕节市农村小学升初中取消了升学考试后,不论小学毕业生考了200分或0分,都将全部升入初中就读。这是取消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进步的表现。然而,纵观近年来毕节市农村学生的在校表现和中考成绩,却发现学生素质一直呈现下滑趋势。虽然投入巨资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虽然政府、学校高度重视并加强了以各种新课改理念为主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虽然大中专优秀毕业生正源源不断地输入农村中小学给农村中小学师资注入了新鲜血液,虽然一线教师刻苦钻研新课改理念和新教材教法学法,但却仍然没有收获教学质量提高的硕果。这种持续了六七年的农村教育质量普遍下滑的现状,已经引起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以及社会有识之士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农村人对就业存在一种单一认识,就业就是国家包分配。2000年以前,农村学生只要刻苦努力读好初中,考上中师中专,毕业以后就可以得到一个“铁饭碗”了。身边工作的政府干部和学校教师,基本就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基于这种错误认识,面对如今大学生不分配的就业现实,许多家长学生就产生了一种读书无用的误解。所以,家长不重视学生学习,学生不努力读书,就使得教育质量的提高面临一道无形的难以逾越的认识藩篱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缺乏主动,那么作为教育主导的教师怎么主导呢?
二、“两基”“普实”繁重的业务资料增加了学校教师的工作负担,严重分散了学校教师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为了迎接检查,必须做好各种各样的业务资料:如文化普查,文化统计,文化户口册,各岁段学生名册,还有其他许多并不直接与教学质量挂钩的各种资料—并且这些资料一直处于滚动之中。这些,无疑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给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三、留守儿童问题多多。留守儿童的学习监督和辅导几近于零。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这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未接受过学校教育,是文盲或半文盲。因此对留守儿童学习的监督和辅导就是一片空白。而且,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和习惯极不健康。缺乏父爱母爱的阳光,给留守儿童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溺爱和纵容,隔代教育缺乏交流和沟通,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固执任性,自卑孤僻,郁郁寡欢。又由于自控能力较差,往往沾染上一些社会恶习:如吸烟喝酒、打架斗殴、逃学上网,甚至偷盗赌博、敲诈勒索(在校园里向小同学收保护费)。公安机关和学校教师,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考虑,又不能采取强制措施;缺乏家庭参与的批评诱导,效果是那样的脆弱。如此种种,给学风教风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就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滑。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