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紫涵 2013-01-14 10:43:39
“如果期末考试排名班级前十,带你去游乐园玩一天!”“如果语、数、外三门功课都考满分,爸爸奖励200元!”……2013年寒假即将来临,全市中小学生都要进入期末考试阶段。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复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家长们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有很多就采取了“利诱”的政策给予物质奖励。期末考试虽未开始,但类似的承诺已在各个家庭中出现,奖励的办法也是五花八门。孩子考试考得好,该不该给物质奖励?该给什么奖励?用什么方式给?物质奖励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得当,可以激励孩子;把握不好,则容易变成“交换”。对此,老师、专家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关期末考试资讯
孩子普遍欢迎奖励,家长看法不一
对于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全市的中小学生都已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在督促孩子们专心复习的同时,家长们也不忘和孩子们“有个约定”:考到班级前多少名,或者语文、数学、英语各达到多少分,父母会给予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这种情况已经在家长和孩子们中屡见不鲜。
记者随机对金阊实小二年级学生们进行了调查,一个年级近三百名学生,几乎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同:只要期末成绩考得好,父母就会给予奖励。而且无论成绩处于班级的什么层次,家长都会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或多或少的奖励办法。不少学生在进入小学后,几乎只要碰到考试,家长就会提出奖励政策,奖品还会根据成绩高低分成书籍、玩具、旅游等。孩子们对物质褒奖的做法,无一例外地都说“好”,“拿到期待已久的小礼物让我心情愉悦!这样的奖励会让我争取下次考得更好。”四年级的张逸凡兴奋地说。
四(4)班的陈宇轩小朋友告诉记者,如果今年的期末考试依旧保持在全年级第一名,爸爸妈妈就答应给他买2本文学书作为奖品。以往,把书本作为奖励也很“灵验”,他一直以此为动力,努力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奖励文学书也是鼓励我好好学习,这样的奖励办法也许会持续到我小学毕业。”
“爸妈主动跟我提出,如果这次期末考两门都在95分以上,就给我买动物或者植物的科普书,或者买小玩具,如果没达到,他们也不会怪我,下次继续努力。”二年级的刘宇骋小朋友也直言,实施了一年多的奖励办法“让自己复习起来更有动力”。
记者了解到,多数金阊实小的学生获得的期末奖励的“份额”都不太大,无非是书籍、文具或者到游乐场游玩。学生们也能明白奖励只是学习好的附属品,不是最终目的。
对孩子该不该用物质奖励?家长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种物质奖励较有效果。给孩子提供一些物质奖励,能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对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充分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怀和期望,有利于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也有人提出,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能让孩子的行为习惯全依赖外部奖励,聪明的家长应该在如何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上下工夫,而不应简单地用物质奖励的办法。否则,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攀比和一味追求物质奖励的心理,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不利。
就读于金阊实小一(2)班董晨希的妈妈,就不太赞同物质嘉奖的方法。“我希望培养孩子这样的意识:好好学习是自己自愿的事,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得到物质嘉奖。”在董妈妈看来,物质刺激对孩子短期内提高成绩也许有效果,但不利于长远发展,长此以往会让孩子误认为成绩就是和物质奖励挂钩的,把分数当做奖品的交换条件。不过董妈妈也担心,自己只给予精神奖励的做法,对于正在读一年级的孩子是否有些理想化,不知道精神奖励的方式能持续多久。如果小晨希提出的要求合理的话,她也会考虑同意。
家长更应关注孩子生命成长的历程
物质奖励是一把双刃剑, 最好和精神奖励并举
孩子考试成绩优异,父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也无可厚非,但是这奖励怎么给,却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但要注意的是,要使孩子明白他们做的事情,只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了,才能给予奖励,不能让其形成“你要我做事,你就得满足我的要求,否则我就不干”的“交易”,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给小学生一点物质奖励挺合适,对小学生适当引导,可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初中生和高中生对钱物都有了一定的支配力,把握不当,很容易使奖励变成“诱惑”,还会造成同学间的不良攀比风。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今年初二的女生小杨因不满足于父母给的五元、十元,“要价”越来越高,甚至班上的同学得到了ipad也非要父母答应,不承诺给钱就不肯用功学习。这样反而“本末倒置”,让孩子在金钱奖励中迷失,分不清为什么而学,效果适得其反。此外,物质奖励还涉及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喜好问题。低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太多的物质需求,或许口头表扬就能起作用。上了学之后,可以适当给予他们一些物质奖励,但应以学习用品为主(例如原先就打算买的铅笔或者橡皮等);对于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口头表扬可能听腻了,他们想的是玩具、游戏光盘,可以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适度奖赏,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到了中学时期,可以奖励孩子购买课外阅读的世界名著等有助于孩子学习的书籍。推荐:中学生校服加“反光条”保障学生安全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