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 作者:紫涵 2013-01-21 13:35:40
考试科目增多明显增负
自2010年起,我省对中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制度等多个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2013年将迎来第二届考生。
杨艾军说,考试科目由原来的7科增加到现在的11科,这到底是“增负”还是“减负”了呢?考试科目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学生的备考压力,由此带来了作业的增加,睡眠时间的减少。另外,增加的还有老师、家长的压力。备考从初二到初三,应试的压力比以往增加了整整一年时间。要面对20多本教科书(每本课本有120页左右),老师和学生不敢略过任何一个考点。
师资和硬件跟不上改革
杨艾军了解到,师资的配备明显跟不上“中考改革”的要求,这已是各家学校倍感艰难的实际情况。由7科增加到11科,每个学校要增加至少6名科目老师才够用。可现实是,不仅是乡镇,连县、市级学校都存在教师不够的情况,还要面对增加老师就要增加编制、薪资、办公场地等诸多很难解决的问题。
学校的硬件条件也明显不能适应“改革”的要求。“改革方案”中的信息技术实行网上考试,这引起了教育界业内人士的担忧。官渡区某中学负责人表示,如果要满足信息技术科目网上考试,学校至少需要增加两个机房、100多台电脑。按照每台电脑4000元计算,平均一所学校光机房投入就约50万元。
“综合素质评价”难公平
“综合素质评价”现已经成为此次中考制度改革中最有争议的话题。杨艾军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凭硬过硬的考分,农村的孩子还有机会通过中考进入重点高中。推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容易受老师个人喜好影响,很难做到公平。”而从实际操作中看,在综合素质评价打分时,自评打分每个同学都会给自己打高分;互评时,平时相处得好的就打高些;家长打分,肯定都是高分。教师和班主任打分占的比例最高,加起来占了一半。最后还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打分说了算。
建议:
1、缩减科目降低要求
语、数、外是学生从事任何学习的基础,具有工具的作用;政治学科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体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这些学科都应保留。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信息这些学科是更细的分科,全部列为正式的考试科目,对老师和学生绝对是增加负担。可以考虑:一是打包,物理化学为一包、历史地理为一包,降低考试要求等;二是列为考查科目,重点考察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一些科普教育,了解一些常识,不计入中考最终成绩,但是必须要通过,成为参加中考的门槛。
2、思想品德开卷考试
闭卷考并没有真正解决对这门学科的重视,反而忽略了对学生分析、整理、归纳能力的培养,只侧重于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考查,学生的压力不言而喻,这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背道而驰。
3、体育增加分值选项
体育纳入中考对增强学生体质起了重要作用,但初中的体育非常辛苦,高中却又非常放松,使得体育锻炼失去持续性。体育中考总分是50分,而且由于难度较大选项少,应试色彩非常浓厚,使得学生谈体能训练色变,很多喜闻乐见的或是学生的体育特长爱好得不到体现。可以考虑增加分值80分甚至100分,增加更多选项,给学生更多发挥的余地。
4、考试方式应多样化
要想体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还可以考虑增加考试形式。如语文、英语都是语言,应该体现口语交流;物理、化学、生物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研究,应增加实验操作;历史、地理还可以考虑小论文的形式,培养学生对事情的理解、分析能力,而记忆的东西随着电脑的越来越普及,上网都能查到,未必要强化。
5、应调整考试时间
初二的学生大多是13~14岁的孩子,2012年的中考从下午开始考,不符合生物钟的规律,且有好几种时间,很混乱。他建议一门学科考试内容可以分阶段,如提前考口语、实验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计入综合素质评价。
相关阅读: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