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知识点库 > 初中语文知识点 > 文学常识 > 正文

初中文学常识知识点:喻理诗鉴赏要诀

来源:中考网 作者:丽丽 2013-01-22 19:50:38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中华诗词一般都以抒情为主,写景、叙事为辅,而在诗词中阐明道理往往遭人非议,宋人严羽就认为“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是十分错误的。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也曾指出:“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不尽然”,同时他还指出:“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其实,沈德潜的看法还不够完整,诗词中的说理也不全是通过议论来表达的,有的诗人通过描写景物以喻理,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的诗人通过抒情来说理,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然,也可以通过议论来说理,只是诗词中的议论是同形象描写相结合来表达的,如杜甫的“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判断一首诗或一联诗是否喻有道理,所喻又是何理,与判断咏物诗词是否有寄托差不多,都要潜心思索,仔细分析,切不可穿凿附会。而使用辩证法来分析,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好方法。下面就介绍一些说理诗词鉴赏的要诀,以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首先要学会判断一首或一联说理诗是否是诗。先看一下理学家邵雍的“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这两句诗,理学家以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阐述了在阳气初动之时万物尚未萌发。很明显,这是理语,而不是诗语,因为他所写的既无形象,也无感情,没有诗味,没有诗趣。再看一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先描绘西湖的水光山色和晴姿雨态,再以西施为喻,写出西湖的神韵,趣味盎然,富有美感,能给读者以艺术美的享受。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一种美学的原理——事物各呈面貌,各有其审美价值,可以说是善状眼前之景,妙托物外之理。诗中所阐明的道理绝不是概念的,也不作抽象的事理演绎,而是通过西湖美景和比喻等艺术手法来表达的,是用诗的语言来说出来的,是形象的,是含蓄的,是有趣的,因此是真正的诗。我们可用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出一道题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题曰:“这两首绝句主要有哪三个特色?试结合原诗作深入而简要的分析。”解答前要做这样的思考:诗中说理是溶理于诗,使理富有诗味,具有理趣。这两首绝句正是凭借具体形象来说明道理的,理由形出,理不离形,故能发人深省,使读者能获得艺术形象美的享受。然后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一是通俗自然,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能获得雅俗共赏的审美效果。二是善于运用比喻来说理,富有形象思维,读来意趣盎然,耐人品味。三是富有理趣。”

  其次要懂得诗中喻理常用的几种方法。这一问题在开篇中已经提及,再做点扼要的说明:鉴赏任何一类诗词都有其独特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对,答起题来弄不好就会砸锅,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下面就分条加以阐述:

  1.在形象的描绘中蕴含道理。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行。诗人在创作之初本不想说理,只想描绘景象,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可不经意间却产生一箭双雕的绝妙效果。还以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全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一看题目就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对草的描绘的初衷是表达别情,不经意间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思,使人联想到生命存在的哲理——生生不息,无穷无尽。据说,这首诗是白居易初到长安时献给当时大诗人顾况的,顾况大为赞赏,为之改变态度。究其因,正是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诗的嗟赏,而忘了诗中颈联犯了合掌之忌。我们可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出一道题:“颈联是千古传颂不衰的名句,它富有哲理,请作较深入的分析,并说说今天人们又能赋予它什么样的新意义?解答前应作如斯考虑:诗词的哲理和意义大多从景物的描写中表现出来,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也有不少景语不但有情还含哲理。然后就能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沉舟之畔,千帆竞发;枯树前头,万木争荣。世界上一切都在向前发展,新陈代谢总是要继续下去的。新的意义是说明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

  2.在抒情之中蕴含道理。前文已经说到过“诗主性情”,而在抒情中蕴含理趣,确实可以令读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许多千古传诵不衰的名句,有不少都是情中含理的。先结合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来具体阐述一下这一问题,诗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很明显,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而深厚的友情。尤其是颈联,在抒情中蕴含着“只要是知己朋友,哪怕远隔万水千山,感情也不会变成淡薄,依然还和住在一起时一样”的深刻哲理,具有高度的概括力,气象壮阔,诗味隽永,独标高格,而成千古名句。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出一道题来加以巩固,题曰:“这几句词本是诗人聊以自我宽慰的,但其中富有理趣,请做较深入的分析。”审题时应首先考虑到“阴晴圆缺”有象征意义,然后再考虑富有何种哲理,才能作出以下正确的回答:“诗人用变换不拘的宇宙规律说明人间悲欢离合是自古已然的事实,揭示了人世间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一普遍规律。”

  3.在议论之中阐明道理。必须着重指出的是,这里的议论是同形象描写相结合的,是用诗的语言来表达的,且多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因而议论显得比较隐晦。先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的“庐山”便含有比喻义,后两句的议论隐含许多哲理,既蕴含看待任何事物和问题都应一分为二的意思,又隐含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多种答案的哲理,还含有和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道理,只不过这句俗话纯乎说理,而苏轼是以形象来喻理。还有更隐晦的,如张安道的《汉兴歌风台》(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一曲大风辞。才如信越犹菹醢,安用思他猛士为?),方回的《瀛奎律髓》中说它的议论“不着色相”,便是这首绝句议论的特色,诗人写得很含蓄,只是说像韩信、彭越这样一代天才大将都被你刘邦杀了,你还想要什么猛士呢?诗人说的虽然只是刘邦一人,但历史上有几个帝王不是像刘邦一样,爱惜人才只是挂在嘴巴上,而骨子里却是残害人才,只求保住自己的帝位呢?这就是历史的规律,这就是古代中国人才长演不衰的悲剧!我们可用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来出道题来加深认识,题曰:“这首绝句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议论富有哲理,试对其所蕴含的哲理做简要的分析。”解答前应想到这两句诗已经将诗情与哲理完全融合在一起,至于比喻手法的运用,那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而后便可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眼光短浅的人是不可能在人才尚未崭露头角前就发现之,反而因为‘不识’而扼杀之,揭示出人才被扼杀的一种规律。”

  其三是要学会“想诗”。富有理趣的诗句,有的是其本身固有的,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来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的原意较少而后人赋予更多层次的哲理,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的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如杜荀鹤的《小松》。所以,要揭示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非要好好想一想不可。司马光早在九百多年前就在《续诗话》中指出:“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本段即以此为据来阐述。其实,“想诗”是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想诗”中,“思而得之”最为关键,就是说,在鉴赏时要根据诗中所提供的意象,在准确理解诗意后进行“再创造想象”,这尤其对于原意较少而后人赋予更多层次的哲理和在原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这两种情况特别有效。理论大多是抽象的,必须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牢固掌握,下面就结合练习解答指导,来谈这一问题。先以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出一道题:“苏轼的这首《琴诗》富有哪些哲理?请结合政治课上学过的唯物辩证法谈一谈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在审题时应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入手,明白天下万物的完成,都有赖于主客体的密切配合这一哲理,做这样的解答:“作为主体的手指没有琴弦是奏不出音乐,而作为客体的琴弦离开了手也不能自鸣,只有主体与客体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

  其四是要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运用到对哲理的分析中去。其实,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融合了不少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这里就不再赘述。中学生学过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有: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本质与现象,真理与谬误,运动与静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就喻理诗词所表现的情况而言,主要有: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则,如杜甫的“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或含有规律性的道理,如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对立统一规律,如王藉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如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朱熹的“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江中自在行”;由量变引起质变,如:杜甫中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如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要全面地看问题,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而对于这些哲理的归纳,对提高认识立意的深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诗词鉴赏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就等于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从而在鉴赏这一王国的广袤的天宇中翱翔。因此,笔者真诚希望每个语文老师,每个中学生都能为这一智慧的羽翼更加丰满而殚精竭虑。

  蕴含哲理的诗句大多都是流传千古,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名句,并为许多文人墨客所经常引用,是中华诗词百花苑中的一朵朵奇葩。我们不但在诗词鉴赏中要牢牢加以掌握,同时还要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去。历览各届作文大赛获奖作品和中考中得高分的佳作,有不少都运用了这类名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运用喻理诗词名句也是作文取胜的一个绝招。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