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报考 > 教育动态 > 正文

2014春季江苏省中小学将实施学籍户籍脱钩新政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涵 2014-02-28 09:50:35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中考网讯:今后,江苏中小学生学籍和户籍脱离,全面取消借读。扬州中招划定六个招生区域,市直、广陵区、开发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生态科技新城归为一个招生区域,同一招生区域学校之间不可转学。

  【新规实施】

  本周六起学籍户籍脱钩

  取消借读 只能办转学

  根据最新学籍管理规定,今后最大的变化是学籍和户籍将脱离。

  拿借读来说,学生A户籍在扬州,他因某种原因到南京借读,学籍留在扬州,人却在南京,到中考时,他可理所当然回到扬州参加中考。而如今实施了新的学籍管理方式,他的学籍不能单独留在扬州,必须跟他一起转到南京,可参加南京中考,但如果他要回扬州参加中考,学籍还得跟他一起转回来。

  因此,每个学生只有一个学籍,并与全国学籍系统联网。“借读”成立的条件没有了,只有“转学”或“不转学”的选项。

  【权威解读】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三种情况下可转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下列三项条件满足其一,即可准予转学。

  1.学生全家户籍及家庭住址跨省、市、区县迁移或在本区县内跨学区、乡(镇)迁移的;

  2.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全家居住地跨省、市、区县迁移(不含省辖市内中心城区之间迁移)的;

  3.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长期出国(境)工作、支援边疆建设、现役军人(含武警)等原因,其子女投靠亲属到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

  中招6个招生区域 六种情况下不可转学

  在高中阶段,基教处工作人员介绍,属于下列情况的均不准予转学:

  A 属同一招生区域学校之间的转学行为。

  【解释】在我市有多个招生区域,如宝应县、江都区、仪征市、高邮市、邗江区就是招生区域,比较特殊的是,市直学校、广陵区、开发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生态科技新城归为一个独立招生区域,我市共6个招生区域。

  同一招生区域内学校之间不准转学,比如扬州中学的学生不能转入扬大附中,也不能转入新华中学。

  B 民办学校不得向公办学校转学(转入地无民办学校的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

  【解释】我市一直实行该项规定,如树人学校的高中生不得转入扬州中学。

  C 本省低星级学校向本省高星级学校转学(转入地无对应学校的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

  【解释】如省内其他市三星及以下高中的学生,不得转入扬大附中(四星高中)。

  D 未达到转入校当年录取分数线的本招生区域初中毕业生,通过其他途径转入该校。

  【解释】如考生中考未达到新华中学分数线,上了其他高中,不得再转学进入新华中学及分数线高于新华中学的其他高中。

  E 外省初中毕业、外省非重点高中录取后向本省三星级及以上普通高中转学(该招生区域无二星级及以下普通高中除外)。

  【解释】如在南京上了一所普通非重点高中,不得向我市三星以上学校如邗江中学、新华中学等转学。

  F 在休学期间的。

  【说明】在高中阶段,在籍学生的转学手续应在开学后一周内开始办理,除父母工作变动、举家迁移等特殊原因外,学期中途一般不予转学。另外,学生转学不得变更就读年级。

  【影响追问】

  正在借读的学生咋办?

  小学初中两种选择,高中生自然过渡

  既然我省全面取消借读,那么现有的借读生该怎么办?

  市教育局基教处工作人员介绍,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小学的现正借读的学生,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将学籍转入所借读学校;二是离开借读学校,回到学籍所在学校。

  而对于高中阶段正在借读的学生,将进行自然过渡,随着他们借读过程的结束而自然结束。

  “回扬生”是否受影响?

  学籍转回扬州,即可参加扬州中考

  市教育考试院中招科负责人李刚表示,根据新的学籍管理规定,对“回扬生”影响不会太大。

  “根据新规,‘回扬生’只要将学籍转回扬州,即可参加扬州中考。”不过,多数在外地念书的学生基本都可在外市参加当地中考,只有如北京、上海等地,由于对外来人口限制较多,参加当地中考有较多限制等,才选择回扬州参加中考。“因此,每年回扬应届生并不多,也就两三个人。”

  不过,回扬往届生数量相对多一些。对这一部分学生,影响也不大。“他们已毕业了,只要凭毕业证书即可报考,考上后重新获得学籍。”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