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站整理 2014-05-12 13:34:33
《柳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英语学科说明》
柳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英语学科考试将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贯彻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柳州市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明确考试性质,命题的指导思想,命题的原则和要求,规范考查目标及范围,进行科学的命题。
一、考试性质
为推动和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深入发展,2014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实行两考合一。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指导思想
坚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全面检查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普通高中录取新生;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命题的原则和要求
1.指导性原则——正确发挥导向功能。
2.基础性原则——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
3.全面性原则——考查学科的各种能力及文化素养,体现育人价值和功能。
4.科学性原则——试题内容正确、无偏题、怪题,表述规范;问题明确、图形清楚;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答案标准,赋分合理,易于操作。
5.适当性原则——试题构思起点低,入口宽,梯度适中,难度适当。由易到难,易中有难,难中有易。
6.创新性原则——试题命制立足课标和教材;改编成题,突出原创;鼓励考生的创新思维。
7.人文性原则——卷面设计体现人文关怀,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四、考查的目标和范围
●目标要求
具体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听力、口语技能:主要考查学生对口语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考生应能理解主旨要义,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和正确反应。
阅读技能: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常见体裁和不同体裁的书面材料的能力,其重点在理解意义和获取信息方面,词汇和语法知识不是阅读理解部分的考查要点。
写作技能:就当前初中外语教学的实际而言,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只能说是属于初级写作的层次。书面表达考查学生在语篇层次上多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发表意见和观点的能力。
语言知识的运用技能:语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词汇知识和语用知识。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考查范围
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五级要求为标准,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突出英语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和交际性,强调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内容覆盖本届学生七至九年级所用的外研社出版的(新标准)《英语》教材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上、下册。课本中黑体的单词要求掌握,白体的单词只要求理解。
五、考试方法
考试采取一次完成听力和书面作答、闭卷考试的方式。
六、试卷结构
1.试卷分数
试卷总分120分(其中听力30分,笔试9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试卷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90分,包括听力部分30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30分。
客观题部分和主观题部分均要求在答题卡上答题。其中客观题部分需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涂黑,主观题部分则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答题。
2.试卷的难易比例为:容易题(p≥0。7)∶中等难度题(0。7﹥p﹥0。35)∶较难题(p≤0。35)=6∶3∶1。整卷难度为0。70左右,即全市平均分在84分左右。
柳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英语学科题型
试题结构
(卷I客观题部分90分)
一、听力测试(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第一节听音辨图。听句子,选择与你所听到的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画。每个句子读两遍。(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第二节情景反应。听句子,选择恰当的答语。每个句子读两遍(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第三节对话理解
(一)听五组短对话和五个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每组对话读两遍。(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二)听三段长对话,根据对话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听第一段长对话,回答第16至第18小题。
听第二段长对话,回答第19至第21小题。
听第三段长对话,回答第22至第25小题。
第四节语篇理解。听一篇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短文读三遍。(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二、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将其字母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
三、完形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短文,选择最佳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
四、阅读理解(共20小题,56-70小题每小题1分,71-75小题每小题2分,共25分)
A篇: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B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C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D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五、口语运用(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根据对话内容,从右边方框中的六个选项中选出五个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并将句子的字母标号在答题卡上涂黑。
(卷II主观题部分30分)
六、综合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A.单词拼写根据句子意思及所给的中文提示完成单词,并将完整的单词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横线上。每空只能填一词。(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B.选词填空根据短文内容,从方框中选择恰当的单词完成句子并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横线上。所有单词在填入前不需进行词形转换,每个单词只能用一次,每空只能写一词。(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七、句子翻译(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根据中文意思完成句子,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横线上。每空词数不限。
八、书面表达(15分)
根据提供的信息,写一篇70词左右的作文。
附: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第一档(14-15分):所写内容包括表格内所提供的所有信息,虽有少许错误,但语句通顺,表达流畅,卷面整洁,词数达到要求。
第二档(11-13分):能写出大部分内容要点,有部分语法错误,但语句基本通顺,表达基本清楚,词数基本达到要求。
第三档(6-10分):能写出部分内容要点,表达虽不连贯,但能看出基本意思。
第四档(1-5分):能写出少量与主题相关的单词或短语,看不出完整句子。
语言知识和技能双项细目表
一、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可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具体含义是:1.了解——对所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些语言知识的基本规律。2.理解——能对不超出所学知识范围的语言材料进行理性分析,理解所学过的各种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3.掌握——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归纳和综合,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新的语境中的问题。
语言知识分项细目及要求
词汇1.掌握初中三年教材的词汇表中的黑体词汇,并了解其词类;理解白体词汇。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
2.了解构词法的基本知识,并据此判断常用合成词、派生词、转义词、缩写词的词义和词类。例如:blackboard,help—helpful,mouse(老鼠;鼠标),TV(television)等。
3.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4.理解兼类词。例如:hand(n)—hand(v),stop(n)—stop(v),
travel(n)—travel(v),telephone(n)—telephone(v),
fast(adj。)—fast(adv。),clean(adj。)—clean(v。)等。
语法名词
1.正确识别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例如:pen,rice;China,panda等。
2.掌握可数名词复数形式的规则变化及不规则变化。例如:pig—pigs,
watch—watches,library-libraries,woman—women,sheep-sheep等。
3.正确判断某些常用名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可数和不可数的特征。例如:somechicken(不可数),twentychickens(可数)等。
4.掌握名词所有格的基本构成方式及一般用法。例如:Mike’sfather,hisparents’room,LilyandLucy’sfather等。
冠词1.掌握冠词a、an、the的基本用法。
2.理解零冠词的常见习惯用法。
代词1.掌握人称代词主格、宾格形式及其用法。
2.掌握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形式、区别及其主要用法。
3.掌握反身代词的形式、意义及其主要用法。
4.掌握常见不定代词的一般用法。
5.掌握指示代词的一般用法,并了解其在上下文中的指代用法。
6.掌握疑问代词、关系代词、连接代词的基本用法。
数词1.掌握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基本用法及其区别。
2.掌握用数词表达时间的基本方法及其与之相搭配的介词。例如年、月、日、时等。
形容词、副词1.掌握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一般构成规则及不规则变化形式。
2.掌握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基本句型及其用法。
3.掌握形容词作表语、定语、宾补的用法。
4.掌握常用副词在句中的位置,并了解其意义。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