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 作者:中考网编辑整合 2015-03-22 01:02:21
中考作文怎样立意第三篇:立意的方法
1、立意中的寓意法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入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说"只有在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观察和体验中,才会有比较深刻的探究与思考,才会"有得",即会有某种思想观念的产生。这种把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想法寓于事物之中的立意方法,便是寓意法,它能使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更为隽永含蓄,耐人品味。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体验都不尽相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体会出更深的意味。
寓意法在文中的运用,首先要注意虚与实的结合。其次,寓意要高远。
前者,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以白杨寓意西北的革命人民,文中说,白杨树是那样挺拔,"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作者从白杨树的总体形象--力争上游;写到它的干--笔直,绝无旁枝;写到它的枝--笔直向上,紧紧靠拢;写到它的叶--宽大,片片上上;写到它的皮--光滑,银色晕圈,淡青色。无一不在写白杨树的特点,可以说是句句写实。但细细品味,就会发觉句句在写人,写人的力争上游、正直、团结、进取、质朴的品格。由此看来,又是句句在写虚。文章实虚结合,天衣无缝。
宋朝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对"莲花"有这样一段描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作者写"莲",由形出神,重在神韵。字字写"莲",句句言君子,赞美君子高尚的气节,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趣。文章这样的旨意,在当时的社会,确是难能可贵的了。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