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若冰 2015-03-24 21:53:09
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B.纸张燃烧C.玻璃破碎D.汽油挥发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水结冰只是形状改变了,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
B、纸张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
D、汽油挥发是由液体变成蒸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如果从分子的角度看(针对由分子构成物质而言),在物理变化中原物质分子没有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原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或微粒.
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空气C.氯酸钾D.氯化铜溶液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矿泉水、空气、氯化铜溶液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D、氯化铜溶液中含有氯化铜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3.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B.纯碱C.食盐D.白酒
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专题:分析比较法.
分析:A、根据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
B、根据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
C、根据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
D、根据酒精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
解答:解: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A、面粉不能溶于水,把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悬浊液,所以错误.
B、碳酸钠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
C、氯化钠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
D、酒精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
故选A.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溶液的形成,在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能形成溶液时,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定义和特征进行判断,其中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