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选拔性考试,竞争极其激烈。
什么是选拔性考试?举个例子,100个学生参加一项满分为100分的考试,某学生考了95分。如果有40个学生的分数在95分以上,录取名额被限定为前40位时,那考95分的学生只能落选,这就是选拔性考试的残酷性。我们必须让自己的孩子在初三保持领先。
95%学生进入初三会面临什么问题?
1)任务密:体育练习和考试、体检、学校选择、两次模拟考试等项目会耗费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复习次数的缩减。在部分学校,甚至并不能顺利完成两轮复习。
2)知识难:初中数学的三座大山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圆形,全部集中在初三学习。知识难度陡增,题目考查综合性强,思考方式跨越大,很多学生适应不了,感受到极大的学习压力。
3)时间紧:初三作业多、小考多,又新增化学学科,周末还会有加课,这些安排使得学生自我整理、消化吸收的时间缩减。看似每天都很忙碌,但是学习效果却非常一般,因为学习不仅靠体力,更需要靠脑子、考效率!
但是,很多学校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学校以中考考试时间为参考,进度要照顾大部分学生,这样的安排很难帮助学生高分(事实也如此)。因为数学知识点多,极易混淆概念,学生自己也很难建立知识网络;因为高分关键取决于拉分题和压轴题,而这些题型需要花时间系统地专项训练,但是学校往往会选择性少讲少练。中考高考想要取得高分,就需尽可能地安排多轮复习,所以,我们必须以一模考试为参考来安排学习进度。
(此图为多数学校的安排,一个字:慢)
学校解决的是共性,家庭关注的是个性。孩子得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节奏。
什么是科学的中考安排?
详见本文开始部分的图示《2016中考全年规划》
什么是感觉有效?
学习=学+习。而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只要跟着上课,就能快速提分,这就是“感觉有效”。听过—学懂—能做,这三个阶段是有区别的。孩子上完数学课后,需要复习笔记,整理消化,更需要练习巩固。在练习中,孩子只有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地融会贯通知识和技巧,才能知道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
但是孩子往往不能坚持做练习,因为练习没有人反馈。所以,海边创造了“授课老师+辅导老师”模式,辅导老师为想要进步的孩子提供了天天练——每天6-15分钟的针对性练习题,养成每天做题的好习惯。学生提交作业后,辅导老师就会进行批改,并有语音指导反馈。这是1对1的沟通方式,孩子能感受到辅导老师的专业,更能感受到辅导老师的温度。
通往名校之路,有我们的陪伴。
作者:傅博宇Leo(QQ:807848579)
1.海边高年级数学负责人,好未来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2.北大元培学院数学背景,主修政治、经济与哲学(PPE)专业;
3.喜欢看书,喜欢思考,喜欢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